前天晚上的雷軍年度演講,大家都看了吧,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跟老狐一樣,是沖著小米汽車去觀看的?
然而,我坐在電腦屏幕前,看完了整場發布會,雷總都沒有提到汽車相關的信息,讓我不禁感到有點失望。
倒是開場的那番雞湯演講,把我喂得,想要努力工作,早日走上人生巔峰,甚至在第二天賴床都覺得是罪過。
(資料圖)
哦,雷總提到了汽車,在介紹鐵蛋 2 代的時候,雷總說它傳感器多,形容它跟汽車一樣復雜。
除此之外,整場發布會,雷總沒有提到汽車。
目前,電動車市場各方殺得天昏地暗,一片血雨腥風,傳統車企、新勢力、國外車企、國產品牌,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然而已經宣布“造車”兩年多的小米汽車,卻在此時此刻保持低調,不暴露任何信息,也不摻和進來,低調得不像小米。
雖然 2022 年的雷軍年度演講上,雷總就曾表示,在未來的兩年時間里,他不再對小米汽車辟謠,也不再介紹新的進展。
但沒想到雷總真的從此對小米汽車鮮有談及,如此一來,反而增加了小米汽車的神秘感。
看完 2023 年的發布會后,老狐不禁更加好奇,計劃 2024 年上半年量產的小米汽車,到底咋樣了?
即使雷總不提,但通過互聯網上的蛛絲馬跡,我們仍能夠拼湊出小米汽車大概的進展。
這是一款怎樣的車
從雷總接受采訪和網上曝光的圖片來看,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將是一輛轎車。據媒體“晚點 LatePost”爆料,小米內部將它代號叫做“Modena 摩德納”,該款車型會有高低兩個配置。
*小米汽車路試
從側面輪廓和溜背造型來看,小米這款汽車與保時捷 Taycan 倒是有幾分相似,據說雷總是保時捷的車迷,自己就有一輛卡宴。
雷總還是個深情的人吶。
*保時捷 Taycan
其內飾暫且無法知曉,但從拍攝的路試圖來看,小米汽車也將是無框車門,至于是高配版獨有,還是高低配皆有,暫時還沒有信息。
*小米汽車路試圖,圖源@新車評網
在車機系統上,小米可以憑借自己多年在 MIUI 方面的技術積累,建立自己的車機系統架構,這對小米來說沒有太多困難,業內此前已有成功先例,例如華為有鴻蒙系統,吉利也借著收購魅族打造了 FlymeAuto。
雖然小米沒有自己主動爆料,但關于小米汽車供應鏈的信息,已經被爆得七七八八了,我們能從中窺探出一二。
根據“36 氪”此前的報道,早在去年 8 月,小米就已經敲定了動力電池供應商,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其中高配車型采用 800V 電壓平臺,搭載寧德時代的三元麒麟電池。而低配車型則是 400V 電壓平臺,搭載比亞迪的刀片電池。
據博主“MetaAuto”發布的圖片來看,小米汽車的電池容量達到 101.0kWh,從電池信息判斷,這可能是小米汽車的高配車型。
*小米汽車電池信息,圖源 @MetaAuto
在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方面,從目前信息來看,高配車型會采用英偉達的 Orin X 芯片,這是目前智能駕駛領域的高端芯片,算力達到 254 TOPS。低配款目前采用的芯片尚沒有明確的消息。
小米汽車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則是禾賽科技,具體配置是一顆禾賽混合固態雷達 AT128 為主雷達,多顆禾賽全固態雷達作為補盲雷達。
*AT128 演示畫面
至于價格,根據多個媒體平臺的消息,高配版在 30 萬元左右或更高,而低配版則可能在 20 萬元左右。
如果小米的智能駕駛芯片是 Orin X,雷達方案采用禾賽的 AT128 方案,座艙芯片肯定也不會差,可能是高通驍龍8155 或 8155 升級款 8295,后者可能性更高。
目前采用這一套配置的有理想 L7 MAX(座艙芯片高通驍龍8155),它的價格超過了 37 萬元。
老狐不禁好奇,小米汽車的高配版真的能做到 30 萬元左右的價格嗎?
小米汽車工廠建設到哪一步
離開小米汽車產品,我們來看看小米汽車的工廠怎么樣了。
去年 4 月,小米通過子公司在北京亦莊以 6.1 億元拿到了一塊 72 萬平方米的土地。
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介紹,小米汽車工廠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 15 萬輛。一期工廠已于 2022 年 4 月開工,今年 6 月完工。二期工廠計劃 2024 年 3 月開工,2025 年 3 月竣工。
據媒體透露,小米汽車亦莊工廠一期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并自產下線了四五輛汽車,車型保密程度很高,工廠大多數員工都沒見過實車。
*小米汽車工廠竣工,圖源 @DSP-Charles
在交付方面,小米可能借鑒目前小米手機的銷售模式,在一二線城市建立直營的交付中心,在三四線城市,則與經銷商合作。目前,小米已經開始旗艦店的選址籌備工作。
小米汽車面臨的問題
如果要剖析小米汽車面臨的困難,簡而言之,就是自身內在的困難和外部環境的困難。
目前,擋在小米面前最大的障礙是造車資質問題。根據目前的政策,各個省的造車資質名額不會再增加,因此,小米想要擁有造車資質,必須從北京地區收購有造車資質的工廠或等待其他汽車工廠注銷造車資質。
但好在北京的寶沃汽車在今年申請破產,并注銷了汽車生產資質,因此小米有機會向北京市政府申請獲得該資質。
*寶沃汽車,圖片來源網絡
從各方消息來看,小米汽車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應該問題不大,只待官宣。
汽車新勢力中的小鵬、理想和蔚來都曾因為沒有造車資質,不得不找代工廠合作生產。理想和小鵬后來通過收購其他汽車制造廠解決了資質問題,完成了自建工廠。
*何小鵬在小鵬汽車生產線
而小米汽車從一開始就不用為代工發愁,少走了很多彎路。
另一方面困難則是來自外部環境,面對市場激烈競爭,小米汽車會有多少人買?
如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也是最成熟的市場,經過大量品牌和產品的“教育”,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成熟的判斷力,小米汽車能通過哪些方面來展現產品的競爭力呢?
以小米汽車高配 30 萬元左右的價格為例,其競爭對手將包括特斯拉 Model Y 和 Model 3、理想 L7、小鵬 P7、蔚來 ES6 和 ET5、極氪 001 等車型,這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
*特斯拉Model Y
而低配款則可能要面對比亞迪、領跑、小鵬等品牌的車型的競爭。
小米如何打造小米汽車的優勢,吸引用戶購買,是老狐目前非常感興趣的一點。雖然小米有很強的粉絲基礎,但想要粉絲掏出幾十萬元付款,還是需要汽車有很強的產品力。
資金投入
相比于制造手機,制造汽車的門檻可高多了,蔚來創始人李斌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造車所需要的資金準備超過 400 億。在 2021 年小米宣布造車時,雷軍表示未來 10 年將要投入 100 億美元造車。
資金投入對于小米和雷軍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2022 年的雷軍年度演講上,雷總在介紹小米汽車時曾表示小米已經為自動駕駛業務第一期投入了 33 億元。
根據小米公布的 2022 年財報,他們在 2022 年投了 31 億元造車,今年第一季度,小米為造車投入成本為 11 億元。
這個數字不算高,對比國內造車新勢力,理想第一季度研發投入 18.5 億元,小鵬第一季度投入 13 億元,而蔚來第一季度的研發支出高達 30.7 億元。
小米和小米系的資本也通過投資相關技術企業為小米造車保駕護航。
據報道,小米最初就是通過花費 7700 萬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以此為基礎構成自己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
*小米參與汽車產業鏈投資信息,來源“鈦媒體”
此后,小米集團投資了禾賽科技,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了自動駕駛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也在相關領域有投資布局。
當后進場的選手沒有了先發優勢,那么就只好發揮自己的“鈔能力”,把別人的技術買過來。
寫在最后
不可否認,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小米汽車是出生在羅馬的那一個——創始人團隊自帶主角光環,資金和資源充足,品牌自帶粉絲和流量,潛在購買者眾多,這是小米汽車與生俱來的優勢。
而且作為后發者,小米汽車可以避開前人們踩過的坑,產品有了更多可借鑒的案例,降低了探索市場的成本。
而小米面臨的最大困難同樣來自于他的“后發者”身份——市場已經是別人的,得一點一點地挖過來,經驗也是別人的,得一時一刻地積累。
今年 4 月,雷軍現身上海汽車展,隨即成為汽車展上最受矚目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引整個汽車行業的注意力。目前,各家車企的粉絲已經在網上斗得不可開交,不缺流量的小米在明年發布汽車之后,又是怎樣熱鬧的景象,能給老狐增加多少寫作素材呢?
說起來,還真是讓人十分期待。
參考資料:
鈦媒體 APP:小米汽車不再神秘
虎嗅:造車的風口,小米快趕不上了
豹變:小米造車,只待東風
36 氪:小米汽車敲定電池方案,將采用寧德時代麒麟和比亞迪刀片
晚點 LatePost:小米第一款車價格上限超 30 萬,搭載禾賽激光雷達
界面新聞:小米汽車正式簽約落戶北京亦莊,將分兩期自建工廠
編輯: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