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一周內,特斯拉兩度發起價格戰,特斯拉周三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一份聲明稱,特斯拉將其高級Model S轎車和Model X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現車價格分別下調了7萬元(9600美元)至75.49萬元和83.69萬元。
(相關資料圖)
而就在兩天前,特斯拉官方微博剛剛才發文稱,即日起,特斯拉中國Model Y長續航和高性能版降價1.4萬元。其中,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31.39萬元調整為29.99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從36.39萬元調整為34.99萬元。同時,2023年8月14日(含)至2023年9月30日(含)期間,下訂Model 3后輪驅動版現車并完成交付,且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保險補貼買相應車險的用戶,可享保險補貼8000元。
特斯拉一周發起兩輪價格戰,市場擔憂特斯拉接連降價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并給其他競爭對手帶來壓力,迫使它們效仿,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利潤。受此影響,比亞迪等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兩天出現下跌。
特斯拉此次發起價格戰,主要是由于雙重市場競爭策略的需要、特斯拉具有成本和利潤的優勢,具有打價格戰的基礎、面臨的競爭壓力上升,意圖通過降價擴大銷售、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期一直不看好全球經濟前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行業競爭壓力大等因素所導致:
雙重市場競爭策略的需要
目前,包括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在內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大幅領先于海外企業。由于競爭力的缺乏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加上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價格遠低于海外,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海外車企被迫降價促銷,搶占市場。
以大眾ID.3為例,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汽大眾于7月7日官方宣布,大眾ID.3限時優惠至高3.7萬元,降價后ID.3起售價只需12.59萬元。而根據資料顯示,大眾ID.3在德國的起售價為39990歐元,約合人民幣32.22萬元,是中國目前起售價的2.5倍。
與此同時,對于特斯拉和大眾汽車而言,其電動汽車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來自美國和歐洲地區。而中國新能源車企目前的最主要收入和利潤來自中國市場。因此,他們趁中國新能源汽車尚未在歐美市場大量銷售以前,通過在中國市場挑起價格戰,打擊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區,圍魏救趙,從而間接削弱中國新能源車企進軍海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的資本。
特斯拉面臨的競爭壓力上升,意圖通過降價擴大銷售
面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和大眾等老牌車企強有力的挑戰,特斯拉面臨的競爭壓力持續上升。7月份,特斯拉中國工廠的出貨量暴跌31%,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特斯拉造商上個月宣布,由于工廠升級停工,其第三季度全球產量將下降,但沒有提供具體細節。
而在海外市場方面,特斯拉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開始上升,隨著大眾等老牌車企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將會給特斯拉帶來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例如,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大眾汽車的純電動車銷量超越了特斯拉,重新拿回德國電車銷量第一的寶座。
而在2023年以前,特斯拉曾一度是德國國內純電動車銷量最多的品牌。根據德國聯邦機動車管理局的數據,在2023年的前7個月,大眾純電動車的新車銷量達到了41475輛,超過了特斯拉的40289輛。
憑借著成本和利潤的優勢,特斯拉擁有打價格戰的基礎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透露,去年特斯拉的單車平均利潤達到10426美元,約合75524元,這得益于特斯拉131萬輛的規模效應。而在今年180萬輛的規模下,特斯拉的規模成本仍有下降空間。而相比之下,去年銷量超186萬輛的比亞迪單車平均利潤只有8854元,特斯拉單車利潤是比亞迪的8.5倍。
降價一向是銷售中最為有力的營銷手段,也是底牌,但并非所有人可以從價格戰中活下來。與其他企業不同,憑借著成本和利潤的優勢,特斯拉擁有打價格戰的基礎。馬斯克多次表示愿意犧牲盈利能力來換取銷量,這一策略顯然是奏效的。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產量和銷量分別為47.97萬輛和46.6萬輛,創下有史以來最好的產量和交付量。
同時,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下降,加上特斯拉產能規模的擴大,規模效應致使其制造成本進一步降低,也進一步增強了特斯拉發起價格戰的底氣。
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期一直不看好全球經濟前景,降價促銷也是基于宏觀環境的考慮
據Dedik等印尼媒體報道,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14日表示,因“對世界經濟形勢感到擔憂”,特斯拉CEO馬斯克已決定“在未來一年半內推遲特斯拉在全球范圍的任何投資,包括承諾在墨西哥的投資”。從去年開始,特斯拉CEO馬斯克極度不看好全球經濟前景,并且在多個場合均表達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2023年7月,馬斯克表示,全球經濟處于“動蕩時期” ,特斯拉會繼續降價。
2023年5月,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在會上發出警告: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形勢將變得非常嚴峻,而特斯拉也無法避免經濟環境的影響。
2022年10月,馬斯克表示,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春天”。
2022年6月,馬斯克表示對經濟狀況不樂觀,特斯拉需要裁員約10%,且暫停全球招聘。
在特斯拉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再次強調犧牲利潤率來生產更多汽車是有意義的?!霸诮洕蝿莶缓脮r,人們購買汽車會更在意價格。特斯拉需要將汽車的價格維持在人們可負擔的范圍內。”馬斯克稱特斯拉會繼續降價,不過當時并未透露具體時間和幅度。
在全球宏觀經濟前景不明朗之際,特斯拉利用其成本和利潤的優勢,降價促銷也是基于宏觀環境和企業穩健經營、長遠發展的考慮。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行業競爭壓力大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乘用車產能合計4089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為52.47%,其中36家車企的產能利用率不到20%。
而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已達2669萬輛。同時,據相關媒體根據各大主機廠的產能統計,2023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0主機廠—— 年產能共2124萬輛。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壓力大,也加大了相關企業打價格戰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進入8月以來,已有極氪、蔚來、零跑、哪吒等10個品牌官宣了促銷活動。乘聯會判斷,車市促銷現象仍將持續存在,并且不排除部分車企出現逆周期的加碼促銷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