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從哪冒出來的 影評分,怎么算出來的

12月賀歲檔最大新聞,應該就是因這幾天《擺渡人》到底好不好看,引起的一場針對影評人的口誅筆伐。有評論認為,是豆瓣、貓眼上的影評人對《長城》、《擺渡人》等片子打分

12月賀歲檔最大新聞,應該就是因這幾天《擺渡人》到底好不好看,引起的一場針對影評人的口誅筆伐。

有評論認為,是豆瓣、貓眼上的影評人對《長城》、《擺渡人》等片子打分過低,從而讓觀眾止步,影響票房,進而上升到“影響中國電影工業”的高度。

就錢報記者看來,關于“影評人的評分影響中國電影工業”說法,頗有商榷之處。不過這一話題也引發吃瓜群眾的疑惑,影評人和影評是不是真靠譜,這里面水有多深?

作為一名資深電影記者,同時也是貓眼69個專業影評人之一,我來講講里面的道道吧。

影評人的來歷:

電影人、記者、老師居多

昨晚,杭州濱江一家新影院——漢鼎宇佑影城美博廣場店開業,杭州主要影院經理都來了。聊天時說到今年杭州影院票房幾乎全線下滑,最多下滑30%時,一位影院經理表示,今年市場不好,一個原因是主流觀眾90后,已是有選擇性地去看電影了,90后觀眾很在乎一部電影的口碑,口碑不好評分不佳,確實不會去看。

從這位經理的解釋中,可以看出,電影市場對“影評”的重視。

但錢報記者認為,中國的影評和影評人其實都在起步階段。

記者多年參加戛納電影節,發現參加電影節的三分之一是影評人。他們是每場電影放映的觀眾中年紀最大的,好多白發蒼蒼,甚至是拄著拐杖來的年逾古稀的老人。

這些都是歐洲和北美的著名職業影評人,大都任職于電影雜志如《電影手冊》,或《綜藝》、《好萊塢報道》等,或某報紙電影專欄,一般以平面媒體居多。

他們的一篇影評會影響一部電影的命運。但因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專注影評,專業性及獨立性讓他們的影評十分權威。他們作為影評人也受到業內外尊重。

與此相比,中國電影產業剛剛興起,國內影評人大都資歷尚淺。他們中不少來自幾大電影制片廠。

比如影評人“桃姐”,原來就在長春電影制片廠任職,“奇愛博士”是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策劃。還有一些影評人,是高校影視等專業的老師。

寫影評,一開始或許只是愛好。但隨著近年電影熱度大漲,他們中不少人粉絲增多,關注度增加,因為寫影評成為大V或微信公眾大號。

此外,媒體的資深電影記者,也開始加入影評人的行業。

“毒舌電影”的幾個創始人,原來都是媒體人,就職于網易、《看電影》雜志等。在貓眼69位影評人中,也有不少是資深的電影記者、編輯和策劃,當然也包括我。

國內影評人數量不多,影評的風格、質量也不盡相同。讓吃瓜群眾好奇的是,中國影評人對一部電影的影評,靠不靠譜?

就記者觀察,這些影評人因所處的發布“平臺”不同,或與電影產業利益的疏遠等關系,文章的可信度沒有評判標準。主要原因是在“獨立性”方面,難以界定。

加上影評的本身屬性,很多時候觀眾大可不必較真,把影評姑且當作這些影評人的創作,與電影本身好不好看,并沒有直接聯系。

豆瓣和貓眼的分數

是怎么算出來的

再來說說,豆瓣和貓眼的電影評分是怎么來的。

按照豆瓣CEO阿北說法,豆瓣是沒有影評人的,豆瓣評分來自他們“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也就是說,豆瓣評分,是來自所有用戶的評分,是一個大眾分數,而并非來自影評人。

同時,CEO阿北也表示,豆瓣的分數早就不是“文藝青年的喜好”,而是豆瓣用戶集中的一二線城市觀眾的口味。

而貓眼之前是有影評人評分的,錢報記者就是其中一位。

通常是當一部電影上映后,影評人會按照觀影經驗、個人喜好等打出分數,滿分是10分。

據觀察,貓眼影評人不存在惡意打低分,但是記者也遇到過來自各方的壓力,要求改分數的。

雖然阿北表示“水軍”是刷不動豆瓣評分的。但從《擺渡人》上映,凌晨分數是3.3分,白天3.7分,再慢慢回到現在的3.9分,利益方雇傭“水軍”刷低分一事,還是讓不少人覺得是真的。

如果想參照豆瓣分數選擇看電影,大家不急的話,可以過了電影上映首個周末再看,這個時候,豆瓣的分數相對來說會準確一點。記者 陸芳

相關閱讀

私募基金領域疑似爆發非吸案件 涉及金...

  (原標題:疑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逾百名投資人6000多萬被騙)  中金社2017年3月21日消息,據投資者了解,北...

2017-03-21 更新

39歲的王小川,還能跑多遠?

從驕傲的少帥,到前途未卜,精疲力盡的追風人,王小川,在39歲到來之時,娃娃臉上已略顯疲態,上移的發際線依...

2017-02-27 更新

搜狗財報證明鸚鵡能“學舌”,但那能叫...

  你以為鸚鵡能模范人說話,但終日所唱也就數聲而止。現今,搜狗正陷入鸚鵡學舌的境地。  近日,搜狗發布...

2017-02-23 更新

新聞頻道

社會頻道

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