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周銳)在中國官方發布系列優惠政策以及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出爐后,特色小鎮建設熱度迅速提升,圍繞著如何培育特色小鎮,官員、專家和企業紛紛拿出自己的意見。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梁小青表示,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是看當地政府的引導。千萬不要為了建特色小鎮而去顛覆本身優勢。“特色小鎮的建設不是一定要以花很多錢為代價的,當地的傳統文化是一筆很大的無形財富。圍繞文化培育特色,會事半功倍。”
“全國很多地方的發展是無山水就造山水,無故事就編故事……特色小鎮的發展,“無中生有”的能力很重要,但不能胡編亂造,不能做假。”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大學教授胡思遠則認為特色小鎮建設要防止出現“千鎮一面”的現象,應將‘特色’作為關鍵詞,而非形容詞。
胡思遠指出,特色小鎮的建設要避免碎片式,要追求珍珠型,即所有產業要能夠串聯到一起,有軌道才會有特色。他建議通過各類社團組織廣泛聯系一帶一路上的華人華僑,號召他們積極參與祖國的特色小鎮建設。
關于培育特色小鎮的創新模式,著名城市規劃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蔡立力認為:歐美國家的特色小鎮建設經驗值得借鑒,可以邀請“一帶一路”上的具有特色城鎮發展經驗的國家參與共建如“中英特色小鎮”、“中德特色小鎮”之類的國際交流特色小城鎮,這不但是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中的創新,同時也是參與“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加深國際友誼的舉措之一。
《名家論改革》主編張銀平則強調了研究國家政策的重要性。他認為:特色小鎮的培育工作開展一定要多關注國家層面的政策信息發布,特別是指導方向方面的信息。有關工作要多與特色小鎮創建的相關國家機構溝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國家的政策,企業的參與也至關重要。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重慶中心日前專門舉辦特色小鎮研討會。重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特色小鎮離不開企業的力量,中心將成立培育特色小鎮工作委員會,組織多個企業抱團參與特色小鎮開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