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延陶
(資料圖片)
一方面,吉利市值縮水超千億,另一方面,李書福第九次IPO拿下。吉利汽車生產受阻,但景氣度不減。
“仰望”比亞迪
“我們已經失去了中國第一民族品牌的寶座。我們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與最好的同行分道揚鑣,股價也從36港元的高點跌至現在的9.5港元。”3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在2022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公司CEO兼董事總經理桂勝越直接談到了吉利的問題。
自從第一輛國產車和收購沃爾沃以來,吉利這種兼并式的發展讓它迅速成長起來。不過,隨著新能源浪潮席卷整個行業,吉利的慣性確實給“觸新”進攻踩了剎車。一方面,吉利連續多年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穩坐自主汽車品牌寶座;與此同時,后來者在前,產業資本正在參與新能源的盛宴,傳統汽車的基礎市場也在不斷搖搖欲墜。兩股力量最終將在2022年相遇。
2022年財報顯示,吉利汽車集團累計銷量143萬輛,同比增長8%;總收入達到1480億元,同比增長45.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2.6億元,同比增長8.5%。吉利的業績堪稱“圓滿成功”,尤其是新能源板塊的業績終于沖破質疑,實現了突破。
分品牌來看,2022年吉利幾何品牌累計銷量將達到112.5萬輛,同比增長2%。其中,幾何品牌累計銷量14.94萬輛,同比增長170%;它也是唯一下降的吉利品牌;清潔電動品牌極客累計銷量達7.2萬輛,同比增長1098%;專注于汽車在線市場的瑞拉尼品牌售出了56,000輛汽車。
隨著吉氪、瑞蘭等新能源品牌的發展,2022年吉利新能源汽車(包括吉利、幾何、領克、吉氪、瑞蘭)銷量將達到32.87萬輛,同比增長。達到300%的程度。該比例從去年同期的6.2%上升至23%。由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吉利燃油車銷量下降13.4%至108萬輛。
此外,吉氪001等中高端新能源車型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2022年吉利汽車平均售價將達到10.3萬元。這也是吉利汽車營收大幅增長的最重要原因。其中,極氪品牌的平均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單車平均毛利1.75萬元,同比增長11.1%。
然而,逆水行舟,必將退卻。吉利在新能源銷量上的“逆襲”喜人,但在比亞迪的不斷加速中,吉利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乘聯會數據顯示,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22年新能源銷量中排名第四,緊隨其后的是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事實上,吉利失去的不僅僅是品牌的老本,而是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先機。
2022年,比亞迪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熱銷。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總銷量達到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46%,大幅領先吉利。車。市值方面,比亞迪最新市值為7305億元,已經將吉利遠遠甩在后面。
資本致富
私募股權公司LCatterton在其網站上詳細介紹了其與LVMH的密切關系。LCatterton背后的LCattertonAsiaAcquisitionCorp(以下簡稱:LCAA)剛剛在李書福的領導下與吉利一起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了豪華汽車品牌LOTUS。
此前,吉利已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交易方式將極星和一卡通送上上海境外資本市場。
不可否認,李書福作為民營車企的先行者,造車經驗足以夸耀中國的商業史;中國的汽車帝國不止于此。在汽車圈,李書福和吉利的資本運作能力確實很強。他們在造車的同時從未停止過創造財富。
經過數次資本運作,吉利現已形成擁有12個品牌的汽車集團。其中包括:吉利、領克、普騰、吉氪、蓮花、沃爾沃、極星、長程商用車、倫敦電動車、smart、雷達、歐寶。
而原規模的汽車品牌矩陣是吉利并購進化的1.0版本,而吉利目前在汽車業務上的“資本野心”已經進入了2.0時代。
這些耳熟能詳的并購案例如今已成為過去,無須贅述。相比于吉利在工業銷量上退位,其資本觸角的頻繁落地卻屢屢引起市場關注。
進入2021年,吉利攜手賈躍亭,攜手FF接手破產重組后的力帆。
百度和吉利汽車的合資企業極度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斥資500億元人民幣(77億美元)開發智能汽車技術。回想北汽藍谷、小康等因與華為合作推出新車亮相而股價大漲的情況,吉利與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合作也不禁讓人久等。在2021上海車展上,百度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振宇表示,2021年下半年,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將進入量產高峰,全新每個月都會推出新車。預計5年內預裝量產可達100萬臺。
此外,吉利也是富士康造車大新聞背后的另一主角。同樣在2021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協議。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及電動汽車全產業鏈流程等。
隨后,吉利汽車集團與騰訊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營銷、數字基地、數字新業務、低碳發展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隨著吉利與孚能科技的全面合作,不難看出吉利此次資本活動的主要目的。電氣化、智能化、自動化齊頭并進。而這就是汽車產業轉型的三個重要特征。
眾所周知,“燒錢”是汽車行業的顯著特征。不僅新造車企業坐以待斃,大眾、戴姆勒等車企也在勒緊褲腰帶。推動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吉利的財務能否經得起考驗,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盡管吉利汽車的業績不盡如人意,但近年來其經營現金流卻持續增長。2022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60.18億,其現金儲備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達到337.28億;同時,其資產負債率在50%左右平穩波動。“不差錢”的吉利,確實有資本。
2021年9月,李書福創立的星際時代宣布進軍手機領域。2022年7月,星際時代與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下簡稱“魅族科技”)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本次戰略投資后,星際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實現了對魅族科技的單一控制。
智能終端已經成為手機行業和汽車行業的巨大交集。汽車能源革命的下一站是汽車行業的智能革命。錯失新能源先機的吉利,資本的觸角開始觸及智能汽車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