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邁入6月份,AITO問界就公布了銷量成績,5月AITO問界系列交付新車5629輛,環比增長22.7%,繼續保持增長。值得一提的是,AITO問界僅用時15個月就迎來第10萬輛整車的正式下線,成為最快達成這一數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份功勞,少不了“開國功臣”問界M5,這是AITO問界的首款車型。
【資料圖】
而第十萬臺下線的車型也是問界M5智駕版,這是在今年4月份已經上市的新車型,將于6月份開啟交付。據悉,問界M5智駕版從上市至今,訂單量一直在快速上升,有著很高的市場認可度。
持續熱銷的秘訣是什么?
可以說,問界M5剛進入市場就有很高的熱度,當初上市87天,銷量就到了11296臺,助力AITO問界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交付破萬最快的品牌,超越了此前的蔚小理。
而問界M5暢銷的主要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有華為背書。華為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用多說了,那么借著華為的知名度,問界M5進入市場后便受到了很多消費者關注。
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是服務渠道。因為這款車型是可以在華為線下店來銷售的。目前華為線下店已經在全國各個地方,甚至連三四線城市都有華為的店。而且華為的店主要都在商場里,客流量非常的大。但是我們反觀其他的造車新勢力公司,現在并沒有像華為一樣有如此龐大規模的線下體驗店。現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甚至都還沒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的體驗店,更別說蔚來換電站了。所以渠道優勢是問界M5最厲害的地方,同時也是其他品牌最薄弱的環節。
除此之外,目前純電動車型依然有里程短、充電不方便等痛點。想要為用戶提供無憂慮的出行體驗,必須擁有燃油車的便捷和純電動的性能體驗,因此問界M5剛進入市場就選擇了可油可電的增程技術,使用習慣與燃油車沒有差異,同時能提供多一倍性能和少一半油耗。
從電驅強勁性能、可油可電便捷性和節油效果來看,AITO問界的增程技術是最能滿足消費者便捷出行和性能追求的選擇。就像余承東曾經說過:“增程相比插混,在加速性能、駕乘品質感都更優異,擁有更好的駕駛平順性和極致的極速性能。”這反映出了AITO問界選擇增程路線進入汽車市場的原因。
智駕版的實力又如何?
在今年4月份,AITO問界在原有車型產品力基礎上,推出了問界M5智駕版,而智駕版比較大的看點是智能科技配置,配備1個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11個攝像頭組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檢出距離達200m,計算單元也更換為華為自研的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擁有1GB/秒的數據處理量,使其完成360度全范圍覆蓋以及全行程感知。
另外新車高速NCA(智駕領航輔助)體驗也進行了升級,高速上面對上下匝道、避障、施工修路等場景能力進一步提升,使得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從HUAWEI ADS 1.0的100km提升到200km。在匯入高速路時,系統實時監控并預測周圍目標車道的車輛行為,執行最佳交互策略,快速高效匯入,匯入成功率高。臨近高速匯出口時,系統根據周邊綜合路況,提前變到出口車道,避免陌生環境下“錯過出口”的尷尬。
升級了配置后,問界M5智駕版還有著較為親民的價格,售價區間為27.98-30.98萬元,而這些配置放在其他品牌的合資車型上,那么價格也得在30萬元以上了,所以問界M5的配置確實給力,在市場上受歡迎實屬正常。
當然,實力再強大的問界M5智駕版,面對的挑戰也顯而易見,如今新能源車市場的新車型一個比一個卷,進入市場的新車型不是有著更高的配置,就是有著更低的售價,例如比亞迪的各個冠軍版車型在價格上不斷下探,同時特斯拉也表示新車型的生產成本有望再節約30%-50%。這種情況下,AITO問界如何反擊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電動EV:新能源車市場早早已經進入了激烈的競爭階段,AITO問界M5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并非偶然,憑借多一倍性能少一半油耗的特性和車機天花板鴻蒙座艙迅速站穩高端市場。與此同時,這款車在渠道上還有著獨有的優勢,這是取勝的關鍵。但無論怎樣,問界M5的熱銷,一方面說明華為汽車領域實力的雄厚,另一方面也說明好產品就要憑借用戶體驗去占領市場,而這也是華為一貫的產品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