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頭條文章養成計劃#
目前我國汽車行業處于電動化邊際優化中,智能化代際突破變革前夜,平價智能化是下一個技術爆發機會。(1)從生產技術角度,目前處于精益生產范式下平臺化模塊化生產的邊際優化中。(2)從產品技術角度,目前處于電動化變革進行中,智能化代際變革前夜。(3)從需求挖掘角度,目前處于在各種細分市場的邊際完善中。生產模式和需求定義很難看到下一個代際上的跨越,但是產品技術上有望進入下一個代際跨越,我們認為這一機會來自:平價高階智能化。(1)從技術可行性角度,當前國內已到了大規模城市 NOA 的前夕,問界/小鵬/理想等車企城市 NOA 年內大規模落地。(2)從功能場景滲透率角度,我國新車 ADAS 裝配率持續提升,目前 ACC/LCC/LCA 等功能的新車裝配率均在 25%以上。
平價高階輔助駕駛的可能路徑:高成本智能化→算法迭代→硬件減配→平價智能化。近年來國內智能駕駛的發展路徑,整體而言是主機廠逐步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感知硬件從增配到減配,電子電氣架構逐步集中,算法能力持續增強。(1)2020 年前,關鍵詞為供應商依賴,主要方案為:分布式架構+后融合算法+Mobileye 芯片。(2)2021-2022 年,關鍵詞為硬件冗余,主要方案:域控式 ADAS 架構+后融合/特征融合+英偉達大算力芯片+激光雷達+高精地圖。(3)2023 年后,關鍵詞為降本和大模型,主要方案:跨域式 ADAS 架構 +后融合/特征融合+國內外大算力芯片+Bevformer 為基礎的大模型。我們認為,首先通過豐富的傳感器配置和大算力芯片積累數據,算法迭代成熟后減配硬件,最終將實現平價智能化。
目前,國內能夠實現城區 NOA 功能的高階輔助駕駛硬件成本預計 2.5-3 萬元。智能駕駛的降本核心是用最小的算力、最少的芯片和最簡單的傳感器方案來實現安全可靠的輔助駕駛功能。(1)感知環節的降本:核心是通過軟件方案的優化,盡量采用更便宜的傳感器,目前一些主機廠在探索基于神經網絡(以 Transformer+BEV 為主)做特征融合,減配高精地圖,并有望減配高成本的激光雷達。(2)計算環節的降本:一是通過自研或國產替代,用更便宜的芯片,二是通過架構的集中化設計,用更少量的芯片和硬件。行泊一體有望大規模落地,同時域控內部單 SoC 有望取代多 SoC 的方案,艙泊一體甚至艙駕一體也在發展中。我們預計在“重感知輕地圖”的路線下,伴隨著算法的迭代和成熟,高階輔助智能駕駛有望減配高成本硬件,預計高階輔助駕駛的硬件成本有望降低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