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曾幾何時,雷克薩斯還是大家眼中“加價都不愁賣”的豪車,在當時BBA都不敢輕易加價提車,而二線豪車們更是在“以價換量”的時候,它在這種背景下還能夠實現年銷超20萬輛的成績,其含金量不可謂不高。
只是誰也沒想到,雷克薩斯的隕落來得如此之快,從去年開始,它的上險量數據就在不斷下跌,最終年銷量只有18.4萬輛,同比下滑16%,這也是雷克薩斯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首次銷量下滑。 到了2023年,雷克薩斯更是低調了起來,甚至還羞于公布銷量,而這一切能夠解釋的原因便是它越來越不好賣了。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1-5月份,雷克薩斯的進口數量為54131輛,同比下滑了24%。不得不說,這個榜單傳遞出來的信息還蠻多:一方面來看,雷克薩斯一直以來都是以進口車身份入華的,也就是說這部分進口銷量就等同于雷克薩斯在國內賣的總銷量;另一方面來看,在2022年的時候,雷克薩斯的進口車銷量都位居第一名,比奔馳和寶馬還多,可在2023年前5個月,它的總銷量已經不及前者,可見雷克薩斯正在崩盤。
事實上,雷克薩斯的遇冷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國人在一波又一波的新品沖擊之后,已經逐漸開始恢復理性。要知道,諸如雷克薩斯以及豐田旗下很多車型的價格本就虛高,只不過人們在瘋狂追逐的時候上了頭,又因為有著饑餓銷售這樣的手段作為支撐,種種情形之下造就了其在國內加價也不愁賣的“盛況”。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作為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本身的技術與質量確實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但任何產品都該有自己合適的價值,做過度就會顯得夸張而又沒有誠意。以雷克薩斯ES來舉例,盡管該車無論是在保值率以及燃油經濟性上都表現出色,但在內飾、智能、動力等方面是真不夠看,可沒想到的是它還非常猖狂,18年換代時候的起售價才27.9萬元,可中期改款后的起售價達到了29.49萬元,變化不大但價格上漲,這恐怕也是車市中很難見到的現象吧。
只是汽車市場已經今非昔比,曾經燃油車當道的時代早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這也讓雷克薩斯埋下了隱患。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車型銷量超過了600萬輛,其中20萬以上的高端車型銷量也有上百萬臺,反觀雷克薩斯這家品牌,雖然也有推出電動車,但實際上感覺就是來打醬油的,畢竟“油改電”這種車型在這個市場中基本就沒什么競爭力。
更別提作為二線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的可替代性就要大得多了,先不說它有凱迪拉克、沃爾沃、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傳統豪車競爭對手,諸如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新勢力同樣對中高端市場份額虎視眈眈,而且有的新能源車企甚至已經走上了正軌,單車月銷量上萬輛也成常事。對比之下,以省油省心著稱的雷克薩斯,在電動車面前也顯得更加平庸了,畢竟就算你油車再省,用車成本肯定還是要遠遠高于電動車的。
寫在最后
在謳歌退出,英菲尼迪被邊緣化之后,作為最后還能走量的日系豪車,雷克薩斯也不堅挺了。但這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雖然我們不否認雷克薩斯這種傳統豪華品牌,在燃油車市場確實有著很強的技術,包括可靠性、省油省心、舒適品質、低故障率等等都是它的優勢。但在新能源時代,三電技術、智能技術、續航里程則變得更加重要,品牌這種東西反而沒有那么重要了。而轉型緩慢的雷克薩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確實很難再掀起風浪。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