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動報道 “員工超負荷工作,停業(yè)休整三天……”
歷經(jīng)周末三天的爆紅后,位于淄博淺海商業(yè)街最大的網(wǎng)紅燒烤店,終于趴窩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店家公開回應稱:由于近期客流量較大,即日起休息三天!18日、19日、20日不營業(yè)。希望顧客朋友們諒解,不要跑空。”
4月18上午,橙柿互動在現(xiàn)場看到,有遠道而來的顧客,在門口一陣懵圈后,心有不甘,趴在歇業(yè)告示牌上拍照打卡。
橙柿互動在燒烤最集中的張店區(qū)看到,中午12點,有多家燒烤店緊跟著收盤,公宣歇業(yè)。
有燒烤店店主說,員工實在太累了,人要緊!
淄博周村街頭,有一尊雕塑很形象:一只精疲力盡的兔子,趴在坑坑洼洼的月球上……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告訴橙柿互動,“過去,我們淄博曾穩(wěn)坐山東前三把交椅!”
作為一座老牌的工業(yè)城市,淄博的經(jīng)濟總量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還高居山東前三的位置。
近代以來,全國第一輛雙層大客車、全國第一家醫(yī)療器械生產(chǎn)廠、全國第一條煤燒日用陶瓷隧道窯、全國第一個國營繅絲廠等若干個“第一”,曾構成了淄博輝煌的工業(yè)史。
如今,淄博在山東省內(nèi)的位次,已不復當年。
燒烤火出圈之后,歷經(jīng)多次轉(zhuǎn)型陣痛的淄博人,拼勁全力!來珍稀這次來自不易的生存之本。
但這兩天,這座城市終于累了……
刀客李師傅今天沒上班
00后的淄博人小張在張店區(qū)開了一家“老兵特色燒烤”,看到網(wǎng)紅店歇業(yè)的消息后,他告訴橙柿互動,“拼過一場后,真的是累了。”
歷來很勤奮的李師傅沒來上班。
記者見過他。當時,他在后廚里忙著切肉,兼顧著電話里的兒子。
兒子稚嫩的聲音問:爸爸,好長時間沒看到你,中午你回來看看我吧。
李師傅:爸爸有時間就回來。
兒子:爸爸,家里房子太舊了,爸爸,你都說了好多次了,換新房子。
李師傅:就換就換。
兒子: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新鞋子。你一定回來看看哦……
李師傅眼神有絲憂郁,嗯嗯了兩聲。
在淄博燒烤行業(yè),李師傅的身份是刀客。每天,他提著自己的刀,輾轉(zhuǎn)市區(qū)三四家燒烤店,主業(yè)是把新鮮肉分割成烤肉串。
為什么不用店家刀?
李師傅說,每天要切割400多斤的肉,氣力活,用自己的刀順手。
李師傅有長達20多年的刀工經(jīng)驗,他說自己的氣力,一口氣可以堅持四十分鐘,普通人僅十分鐘就難以支撐。
而燒烤切肉,遠不是外界想象的簡單!
這是精細活、更是技術活。刀下有分寸還要有模樣。
五花肉要切薄片式,容易把油撈出來,香。
牛羊肉要立方體,油脂少,不易烤干,能鎖住水分,鮮嫩。
每一粒肉串要勻稱,不能有多有少,顧客會有意見。每斤肉要切到多少串,不能多一點誤差,肉粒小顧客不滿意,肉粒太大老板會虧本。
每天大早拎刀出門,李師傅深夜才回家,兒子早睡了看不到爸爸。
李師傅沒來,網(wǎng)紅店也歇業(yè),但老板小張沒敢懈怠,仍堅持營業(yè),他調(diào)用了一個親戚來切肉。
小張的燒烤店是4月8日才開業(yè)的,父親老張不放心,晝夜陪著兒子來煎熬。
周末燒烤最火的時候,店里每天要出兩萬串的烤串。老張說,接來的單子牽牽絆絆,能從雨棚頂垂到地上……
123下一頁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