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蘇丹軍方和快速支援部隊再次發生武裝沖突,喀土穆硝煙四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嘣嘣嘣”“啪啪啪”清脆的三連發重機槍射擊和急促的還擊聲打破了喀土穆尼羅河畔清晨的寧靜。記者拿起手機看了看時間,5時20分,比前一天(17日)又提前了十幾分鐘開戰。記者慌忙翻身下床,穿著為方便撤離而未曾脫去的衣褲,來到沒有窗戶的廚房中,迅速套上報社配發的防彈衣和頭盔。當地時間18日,蘇丹沖突雙方同意停火24小時,但在19日,蘇丹武裝部隊發表聲明稱,蘇丹快速支援部隊未遵守24小時臨時停火的承諾。
報平安是每天第一項工作
當地時間18日早晨,記者擰開廚房的水龍頭,里面流出了發黃而涓細的水流。“太好了,來水了!”記者也顧不上衛生,拿起一切可以使用的鍋碗瓢盆就開始爭分奪秒地儲水。洗漱完畢,手機傳來了國內同事好友的問候。準時向報社和家人報平安,已成為每日的第一項工作。沖突發生以來,沖突雙方沒有切斷互聯網連接,這成為了聯系外界的唯一途徑。
雖然水來了,但不出意外,公寓又停電了。蘇丹電力供應本就不足,絕大部分公寓和民居均自備柴油發電機進行備用發電。但沖突爆發后,汽油和柴油成為了軍管物資,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公寓樓的物業公司也毫無辦法。看著筆記本和手機電量一格一格減少,記者的心里越發焦慮。沒電了怎么辦?怎么聯系使館和報社?記者默默地又把應急預案在腦海里演練了一遍。好在發電機在停電后不久開始了運轉。“看來今天公寓物業搞到了柴油!”記者立刻興奮地給充電寶、手機和筆記本插上電。
采購物資險遭圍車搶劫
應國際社會的強烈要求,在多方斡旋下,蘇丹沖突雙方均發表聲明同意自18日18時起臨時停火24小時。記者加入的當地微信群里,傳來了首批敢于出門的“勇士”的捷報。“60大街目前安全!有部分超市開門!”由于食品即將消耗殆盡,記者也不得不冒險獨自駕車出門采購生活物資。
尼羅河大道和奧馬爾大街上空無一車,夕陽照到臉上火辣辣的,即便到了傍晚,40度的高溫還沒有散去。蘇丹的路況很差,路面上坑洼不平,但記者已顧不上車輛是否能經受住顛簸,以70公里/小時的速度疾馳。當發現前方的交通燈由黃轉紅時,猶豫再三,記者還是下意識地遵守交規,踩下了剎車,停在紅綠燈路口前。寬敞的主路路口,只有記者的這一輛車孤零零地停在那里。正在記者警惕地環顧四周時,路口蹲著的五六名未成年人迅速起身,跑過來將記者的車輛包圍住。他們很有默契地走到4個車門處,幾乎是同時開始猛拽,車門被拽得“哐哐哐”作響。這是記者第一次遇到這種團伙搶劫的驚險狀況,好在上車后,第一時間落下了車鎖。這幾名未成年人見沒有成功拉開車門,就開始猛拍車窗。這時,記者見前方沒有阻攔,猛地一腳油門沖了出去,留下了滿地黃沙和他們的叫罵聲。
雖然驚魂未定,但為了食物只能選擇繼續向前行駛。記者來到當地一家較大規模的超市門口,發現已經排起了大長隊。當地人和外國人已在戰火中度過了3個不眠日夜,不少人家中都已“彈盡糧絕”。排還是不排?還在糾結時,一個小女孩過來拽住了記者的衣角,伸出她滿是黃土的右手,一雙清澈的眼睛在黝黑的皮膚映襯下顯得格外無助。記者打算給她約合1美元的當地貨幣,正準備掏錢時,遠處的一伙未成年人見狀起身向這邊跑來。記者雖然有1米85的個頭,但還是被這場面嚇住了,立馬跑上車,鎖好車門迅速離開。
蘇丹保安的善意和幽默
經過這一番折騰,記者依舊沒有買到食品,帶著滿身的土灰返回公寓。此時已夜幕降臨,公寓樓下的小賣部依舊大門緊閉,卷簾門被踹得變形,顯然有人曾試圖強行進入。
公寓門口的保安看記者空手而歸,用手比劃著,操著蹩腳的英語試圖與記者交流:“NO?”“NO!”兩個簡單的單詞,加上表情和手勢,語言不通的兩人竟然互相理解了對方的意思。保安拿出手機,打開翻譯軟件,一番輸入后遞給記者看:“你是否需要我幫你去超市買食物?”“遇到大好人了!”記者激動地喊了出來,然后不斷重復著剛學的阿拉伯語“謝謝”。
就在這時,不遠處又響起了槍聲。記者迅速回到了公寓樓內,保安卻不擔心,他穿著拖鞋,慢悠悠地走到大堂,用手機翻譯問記者具體需要什么。記者問他,“不是說停火嗎?為什么還在打?”他笑了笑,打完字翻譯好后遞給記者,手機屏幕上是一句戲謔的回答:“可能是士兵們理解錯誤,把停戰時間搞成了開戰時間。”
相關報道
危機加劇!多國準備從蘇丹撤僑
繼肯尼亞表示或將從蘇丹撤僑后,日本、德國也宣布準備撤僑。在當地時間18日同意停火24小時后,蘇丹武裝沖突雙方硝煙再起——政府軍與快速支援部隊19日開始了一天的激戰。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政府軍和快速支援部隊仍在不斷向首都喀土穆集結大量兵力。
隨著戰況膠著,不少居住在喀土穆的外國人都因流彈、散兵而遭受到生命威脅和財產損失。當地媒體19日引述聯合國數據報道,聯合國多個駐蘇機構在交火中遇襲,工作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近日,有數名身著快速支援部隊服裝的士兵,多次進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駐蘇丹辦事處的駐地并試圖搶奪車輛。多家聯合國機構辦公室所在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大樓,遭到不明狙擊手射擊,導致建筑損壞。據報道,還有部分快速支援部隊散兵,非法進入聯合國工作人員的私人住宅,并對他們實施了搶劫和毆打。
此前,美國駐蘇丹使館的外交車隊遭遇快速支援部隊的襲擊。美方稱士兵故意瞄準外交車隊,至少射擊了100發子彈。而歐盟駐蘇丹大使艾丹·奧哈拉在喀土穆的住所內遭到毆打和搶劫。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有3名工作人員遭到殺害,一架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飛行器在喀土穆機場被炸毀。
雖然國際社會仍在為實現停火不懈努力,但也有國家已經做好最壞打算。據當地媒體報道,由于蘇丹沖突方拒絕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總統代表團前往調解,肯尼亞宣布,如蘇丹局勢演變為人道主義災難,將撤離其在蘇丹的約3000名公民。日媒報道稱,因一名日本女性遭到疑似快速支援部隊士兵性侵,日本也擬派自衛隊飛機前往蘇丹撤僑。德新社18日報道稱,德國表示將考慮派遣德國聯邦國防軍前往蘇丹,為德國撤僑提供軍事保障。同日,美國“政治新聞網”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政府高級官員的話稱,“所有手段都已放到臺面供美方選擇”。
國際媒體報道稱,目前,至少有 270 人在沖突中喪生,超過 2600 人受傷,蘇丹當地醫療衛生體系已經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