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近日,頭條號上一位名叫“富順娃兒在自貢”的博主發了一段“那些進入自貢的房企現在如何?綠地仍在堅守自貢”的文字。
自貢為川南的一個地級市,放在全國應劃入四線城市。幾年前,恒大、綠地、萬達、融創、碧桂園、中梁、綠城等千億房企下沉市場鏖戰,如今只能一聲嘆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貢綠地開發已達5年,目前一期仍在建設,雖然完成全部地塊開發任重道遠,但目前來看,綠地至少仍在堅守自貢,沒有像碧桂園、萬達等開發商中途跑路,拋棄自貢。”
資本要么積極逐利,要么消極避險,無可厚非,也是當前三四線樓市深陷泥沼的一個典型縮影。
2021年下半年樓市急轉直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率先進入冬季,次年一二線城市的樓市也步入寒冬。那些此前積極下沉市場搶食的,開始重返一二線城市或高能級城市,尋求安全投資“避風塘”。
回撤并非易事,就像去年頭部房企的碧桂園一樣,慘痛之際,參考悅讀地產密探日前刊發的《》一文。
去年樓市如此艱難,碧桂園至少活下來了,但同為頭部房企的綠地,雖頂著“上海實力國企”的頭銜,去年5月底官宣美元債爆雷,只好打包展期或重組。
為彰“活下來”決心,張玉良去年曾說,綠地已計劃3年出售2000億資產,每年500億-700億,包括自持商業、辦公樓和酒店等。
之后,綠地控股曾獲得國資大股東累計60億元資金馳援,但似乎也是杯水車薪,難解數千億巨額有息債務償還壓力。
去年,綠地控股取得合同銷售金額1323億元,較2021年2902億元減少1579億元,同比降幅54.4%,取得回款1433億元,較上年回款2772億元下滑48.3%。
去年房地產銷售不給力,回款率又大降,這對綠地短期償債影響無疑非常大。
據綠地控股披露,去年公司先后兌付美元債13.7億美元、境內債58.9億元,全年有息負債凈減少約231億元,但對比2021年降債規模812億元,去年降債能力下滑,扣除預收款后負債率83.4%,仍遠高于70%紅線。
作為綠地控股集團掌舵人的張玉良,今年已年滿66歲,按國企退休慣例,早該退居二線,頤養天年,但依然奔赴在一線戰場,為了綠地活下來,拼上老命了。
今年3月下旬,張玉良曾公開現身并在接受采訪時說,“房地產市場總量還在下滑和調整當中,提高房地產市場的韌性還有很多事要做。”
他特別強調說,資產價格的穩定性特別重要。言外之意,就是房地產必須繼續救市,否則綠地等房企扛不住,會陷入“資不抵債”,銀行及地方錢袋子更扛不住。
今年一季度,綠地控股取得房地產合同銷售額272.5億元,同比下滑11.5%,較去年同期降幅56.1%,降幅已明顯收窄好轉。
截至今年3月底,綠地控股手上存貨6516.2億元,比去年底減少316億元,貨幣資金余額533.7億元,比去年底減少64億元,短期借款291.6億元,比去年底略降8.1億元,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802.09億元,與上年末變化不大。
也就是說,綠地控股當前短債(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負債的總額)合計1093.69億元,是貨幣資金余額533.7億元的2.05倍。
這意味著,綠地今年內短債償付壓力異常艱巨。外界猜測,綠地債務整體重組或是大概率事件。
編輯:密探君
文章來源:地產密探
原創內容版權歸屬地產密探,轉載須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