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光匆匆,四年的辛勤終不負眾望,揚州大學藥學1901班女生224宿舍四位學霸同風而起,全體保研、考研成功!單蘊怡以專業第一推免至中國藥科大學,丁木子考研成功,圓夢中國藥科大學,卞珣和陳春穎則攜手踏入了南京中醫藥大學。
心中有愛,并肩前行
相聚在那一方小小的寢室,幾顆年輕跳動的心相聚在一起,小愛化作大愛,星星之火匯聚成熔熔大火。
(資料圖)
在班級里,卞珣擔任生活委員和體育委員,丁木子擔任學習委員,單蘊怡擔任團支書,陳春穎擔任宣傳委員和組織委員。在班級工作上,她們義不容辭。
醫學院課程緊,休息時間少,但是她們的奉獻精神卻從未因此而減少分毫。丁木子在大一學年中,累計志愿時長達到了100小時,大學四年志愿時長累計150余小時。“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作為揚州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一員,她積極參加志愿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在揚州當地各個社區進行志愿服務。
卞珣曾說:“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在青春年華綻放光彩,不回頭,向前進,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她這么說,也確實身體力行。她積極參與銀行志愿活動、火車站春節返鄉志愿活動,捧出一顆丹心,為世界獻出一片月光。
陳春穎堅信自己是命運的主人,在一次次的實踐中豐富自己的人生。她在擔任宣傳委員和組織委員期間,認真履行班委的職責,組織策劃“四季輪回生命交替”主題班會,幫助同學們了解生命,珍視生命,尊重生命。疫情期間,陳春穎主動策劃主持“藥劑傳承”活動,學習前輩們的精神品質,并繼承和傳承優秀的時代精神。她還曾主持省級科創項目并參加實驗技能大賽,認真學習掌握實驗儀器的相關知識,鍛煉交流溝通能力。
單蘊怡很喜歡尼采的一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她也真正做到了在青春的每個日子里翩翩起舞:“我們正值美好年華,希望大家珍惜時間與機遇,勇于嘗試,遇見更優秀的自己,將理想之花綻放在祖國需要的地方。”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單蘊怡便參加了“最美逆行者子女守護計劃”,利用網絡為抗疫英雄的孩子輔導功課,冀以晨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
2021年暑期,單蘊怡更是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南京、揚州兩城的核酸采樣志愿服務,并在深夜協助輔導員完成志愿者駐點的分配任務。三個伙伴也是義無反顧地選擇與她一起,在抗疫工作中盡微薄之力,不忘醫者初心,為抗疫工作作出一份貢獻。
因緣而聚,為夢同行
在224溫馨小窩里,總是少不了嬉笑打鬧。她們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有剪不斷的情誼。疫情封校期間,碰巧遇上丁木子的生日。沒有奶油,沒有蛋糕,甚至沒有一盞可以許愿的蠟燭,但是有室友相伴在側,她們過了一個極其難忘的生日。她們用米飯作底,用火腿腸點綴,用沙拉醬擠出圖案,最后再用愛與溫情灌注其間。這是一個稱不上蛋糕的生日蛋糕,但又是那么特殊而難忘。或許在多少年后,相隔四方的她們再一次點燃精美的蠟燭,品味著香甜的蛋糕時,這一幕又將在她們的腦海中上演,一遍又一遍,成為所有人最難忘的回憶。
回憶起這個特別的生日,她們熱淚盈眶:“疫情封住了腳步,卻從未封住我們之間的聯系,彼此之間的情誼。那個寒冬雖然冰冷,但是只要我們都緊握彼此的雙手,終能擊碎黑暗,照徹豪雨。”
大學期間,她們舉辦班級活動,相互合作,共寫精彩;課余時間,她們積極參加科創活動,彼此打氣,交流經驗;考研前夕,她們用細膩的筆觸寫下鼓勵之語,彼此送上一份溫馨的祝福;備考期間,她們互相提問專業知識,用英語交流,力求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復試。這段征程雖長雖遠,一路也不乏歡聲笑語相伴。心若有所往,何懼歲月漫長。
回憶起與舍友一同備考的經歷,陳春穎這樣說:“人就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人,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掌握自己的命運,行動起來,活出自我。”
采訪期間,她們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學習筆記,一行行端正秀麗的字跡,彰顯出她們一同奮斗的過往,在學海中,她們互相鼓勵、不曾懈怠,終于守得云開,遇見月明。
通訊員 周奕含 記者 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