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中新天津生態城已連續參與6屆世界智能大會,今年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中新天津生態城除了將舉辦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新生態高峰論壇外,還將打造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智慧醫療、智慧防汛、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智慧體驗點位,多角度展現生態城打造科技智慧之城的成果,讓市民沉浸式體驗“未來智慧生活”。這是記者從昨天我市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媒體吹風會上獲悉的。
這些點位中,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是即將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正式揭牌運營的數據交易場所,其成立后將致力于“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面向京津冀和北方地區構建全國領先的跨行業、跨區域的“數據匯津”流通交易生態系統。“該交易中心一方面面向各類實體經濟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全套解決方案,將企業零散的數據整合起來形成數據資產,再依托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等技術,加工形成智能化、標準化的數據模型,能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和科學決策,提升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依法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將‘沉睡’的公共數據資源治理成為可面向市場服務的數據要素,形成能源、金融、交通等領域各類惠民應用服務,釋放公共數據價值。”出席吹風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慧醫療、智慧防汛應用場景也是生態城在本屆智能大會期間推出的兩個全新的應用場景。前者是在生態城已有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基礎上,搭建“生態城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對各類醫療信息資源實現整合,從而使域內醫療機構“信息通、資源通、服務通”。后者是生態城通過排水預測模型智能預測積水風險,輔助防汛隱患排查和先期處置,為防汛工作“應時勢、尋良機”提供科學輔助以及應急處置的一個平臺,其用信息化手段全面聯通防汛指揮體系的每個人,讓感知信息收得回來、防汛指令發得下去,筑牢防汛“安全墻”。
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在上屆智能大會期間就曾推出,是以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城附校作為重點示范點位,將物聯網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數字科技創新運用于教育教學的一個智慧校園管理系統。“今年,北師大生態城附校將以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智慧校園管理系統為基礎,重點打造小學七彩作業、初中彈性分層作業、高中個性化作業的12年制智慧作業體系,并深度研究AI聽說課、AR/VR課、智慧安全體驗課、互動反饋課、5G互動課、智慧戶外體育課、智慧游泳課、智慧書法課、智慧勞動課、智慧閱讀課等10個智慧教育特色課,在學校全時空推動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該負責人稱。(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