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合皮熱提汗·司馬義正在進行壓線操作。
(資料圖片)
熱依拉木·買土爾孫正在檢驗成衣。
天津北方網訊:買合皮熱提汗·司馬義是個有想法的新疆姑娘。農牧民出身的她堅信:“雙手可以創造美好生活。”
怎么創造?如何讓“美好”照進現實?用買合皮熱提汗的話說,她一直在奮斗中尋找機會,圓過上好日子的“夢”。
心心念念,終有回響。
前不久,記者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采訪時,買合皮熱提汗告訴記者,2022年,鴻星爾克新疆于田服裝生產基地在于田天津工業園區投入使用。得知這一消息,她立刻上網搜索基地概況和人員招聘信息。“‘天津支援’‘知名品牌’‘就近就地就業’……看到這些關鍵詞,我特別興奮,機會來了,要抓住!”言語間,買合皮熱提汗眼里有光。
“從前期項目招商、廠房建設,到后期設備、技術支持,天津都給予極大的幫助,才讓我們縣有了這么優秀的企業,從而帶動當地人進廠上班,拿穩定工資。”鴻星爾克新疆于田服裝生產基地總監孫銳介紹,基地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擁有標準化廠房8棟,設計生產線30條,配置縫紉設備1100臺。“今年底,三期建成后,這里將成為和田最大的品牌服裝加工基地。屆時,我們總共有120條生產線,可為40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
懷揣希望,鼓足干勁兒,買合皮熱提汗從“零基礎”起步,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如愿上崗,成為一名車工,負責生產線上8道工序。“我今年2月正式上班,拿計件工資,最初每個月最多2000元,現在有3000元左右。因為我肯努力,8道工序4分50秒就能保質保量完成,速度提升了,自然多勞多得。”然而,買合皮熱提汗并不滿足,“我還可以做得更好,有的老師傅月薪6000多元,那就是我的目標。”
采訪中,得知記者來自天津,買合皮熱提汗一個勁兒地表達著她和家人對天津的謝意,“有天津的幫助,我才能在家鄉找到好工作,月入3000元,生活也跟著改善了。”說到高興處,她嘴角上揚,“你看,我化妝了,把自己打扮起來,心情美美的。”
作為工友,巡檢員熱依拉木·買土爾孫對天津同樣充滿感恩。
熱依拉木曾下地務農、外出打工,辛苦不說,錢掙得也不多。于是,這份沒有風吹日曬、不用外出奔波,且頗具重要性的工作,讓熱依拉木格外珍惜。
“我負責檢驗成衣質量,尺寸、工藝、平整度都要看,必須100%合格。可以說,巡檢員是衣服出廠前的‘把關人’。”熱依拉木對記者說,她現在每月收入2700元,和幾年前相比,高了不少,而且有盼頭。“只要做得好,工資還會漲。”
讓熱依拉木最為感動的是,由于她和丈夫都在天津工業園區工作,還能享受貼心“福利”:免費住員工保障房、讓孩子就近上幼兒園。“真心感謝天津!沒有天津提供的好項目,就沒有我們家現在的好日子。”
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于田工作組副組長張慶彬表示,近年來,我市累計投入近4.5億元支持于田天津工業園區建設,目前,落地企業達89家,涉及紡織服裝、鞋革制造等領域,帶動就業1.4萬人。“園區還建起了職業技術培訓學校、供排水公司等18家服務性單位,以及職工宿舍、小微孵化園等。今后,于田天津工業園區將是于田縣經濟發展的承載地、產業園的孵化地,員工就業、創業的新家園。”(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