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想不到,強勢如奔馳,也有滑鐵盧的一天。旗下一款新車,上市才三年,價格就從60萬元降到24萬,但是依舊賣不動。奔馳也無法拯救,而只能放棄,因為它是徹頭徹尾“工業垃圾”。
1.從60萬降到24萬?
早前,有博主發布視頻稱,自己的朋友在北京燕郊,以24萬多的落地價,就購買了一輛奔馳EQC新車。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大家都不敢相信這個價格。要知道奔馳EQC官方起售價都近50萬元了,加上稅費等,落地價去到60萬元左右了。很多奔馳EQC的老車主,都是花了60萬元才提到的車。就算24萬是個例,但我們發現經銷商的報價,也已經降到31.99萬元起,奔馳EQC的價格體系早就崩潰了。
2.奔馳大標也救不了?
二三十萬的奔馳中型SUV,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吸引人。但是如果你動心購買了,那么恭喜你成了“大冤種”。去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圈,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有人對比了特斯拉和奔馳EQC之后,選擇購買了EQC。事后特斯拉銷售回訪時,禁不住嘲諷到:“奔馳的電動車,哎喲媽啊!”當該車主在網上詢問網友的看法時,網友一致的反應幾乎都是——“這是哪來的大冤種?”
奔馳EQC的口碑為何如此之差?因為它堪稱“工業垃圾”,廣大消費者根本不買單,即使奔馳大標都無法拯救它。數據顯示,上市三年來,EQC的月銷量從未過千,長期徘徊在幾百輛。去年11月更是降至個位數,EQC只售出6輛,同期EQC、EQB、EQA三款車合計銷量才18輛。銷量如此之差,奔馳自己不都看不去了,打算2024年徹底放棄EQ品牌,停產所有EQ系列產品。換而言之,奔馳承認EQ是失敗的產品,不得不全部放棄。
3.為何是“工業垃圾”?
從60萬降到24萬,依舊賣不動的奔馳EQC,為何被網友調侃為“工業垃圾”呢?首先,EQ系列屬于“油改電”產品,是奔馳電氣化過程中的半成品。它們的誕生之處——奔馳MEA平臺,雖然號稱是電氣化平臺,但實際上是基于奔馳燃油車架構平臺MFA改造而來。EQA、EQB和EQC,可以看作是GLA、GLB和GLC的純電版。怪不得有人說:“買EQC,相當于去勞力士手表店,買了個電子表。”
其次,奔馳為了降低成本、縮短開發周期,而推出的“油改電”產品,注定天生帶有“原罪”,引發消費者的強烈反彈。從2021年開始,陸續有多位EQC車主投訴車輛電機出現問題。2022年上半年,幾百名奔馳EQC車主,連續多次聯名公開維權,反映電機頻繁出現故障。壓力之下,奔馳不得不召回EQC,但是問題似乎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車主們懷疑奔馳有意隱瞞真相,將設計缺陷概念偷換為制造偏差,把不合格的產品出售給消費者。
最后,奔馳EQC的產品力非常薄弱,即使加上奔馳大標,還是沒有多少市場競爭力。油改電導致后排地臺隆起,空間利用率低,乘坐體驗很差;440公里的續航,與主流市場五六百公里續航水平存在明顯差距;低配6.9秒、高配5.1秒的零百加速度,也被造車新勢力動輒4秒內、5秒內破百的加速性能所吊打;內飾看起來沒有質感,就像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與奔馳豪車形象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