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跑汽車正式對外發布雙動力戰略,并推出首款增程車型C11“增程版”。相比純電版C11(18.58萬元)的起售價格,增程版車型的預售價則更為親民,下探至不到15.98萬元。
(資料圖片)
因此,零跑C11“增程版”也被部分網友戲稱為“半價理想” 。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陣營中,增程式一直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是“較落后”的技術路線。但是相較于混合動力汽車,目前增程式汽車動力架構更加簡單成熟,銷量也在不斷上漲。
有數據顯示,作為增程式領域的頭號玩家,理想汽車2022年新車累計銷量超過了13萬輛。不久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國內增程式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
對此有行業觀點認為,得益于動輒上千公里的續航,以及理想、問界的大賣,曾被戲謔為“工業垃圾”的增程式路線逐漸走紅。
對于一路“燒錢”沖量、虧損擴大、急需提高“造血”能力的零跑而言,發布增程式新款汽車或許是順應市場需求,擴大新車銷量的嘗試。
那么,作為增程式技術路線的新玩家,零跑能否憑借一貫的低價策略,卷動插混賽道?
「01 」
“重拾”理想拋棄的三缸機
油價高了充電,不方便充電加油,在駕駛體驗上增程式更接近于純電動。
正是因為有以上的特性,曾經不受待見的增程式技術,如今卻被行業視為汽車電動化的“重要一步”,甚至是混動的“盡頭”。除了理想、問界一類的新勢力品牌,長安、吉利等傳統車企也涌入增程式賽道。
相比之下,零跑在發布C11增程版、正式宣告切入雙動力戰略之后,很快就引發了行業的關注。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零跑與理想一樣同屬于新勢力陣營,而是C11增程版搭載了“三缸增程機”。
更準確點說,是與理想One同款的三缸增程機。
“盡管省油、成本低、節能,但國人對于三缸發動機,一直都嗤之以鼻。”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吳冬(化名)表示,由于消費觀念不同,加上三缸機工作質感差,國內的消費者普遍對三缸發動機,有較大偏見。
像日產奇駿、別克英朗、福特福克斯等傳統燃油車,都曾推出三缸機版本,但最終都因為消費者不買單,銷量下滑,被迫換回了四缸發動機,以挽回市場。盡管放在增程式混動汽車上,三缸發動機僅作為增程機發電使用,但市場偏見,仍舊存在。
“搭載1.2T三缸增程機的理想One,一直被大家吐槽震動大,太掉價。”吳冬稱,或許理想汽車也意識到問題所在,理想One的“后任”車型理想L8,以及L7、L9上,搭載的均是四缸增程機。
換句話說,零跑C11增程版“撿起”了理想扔掉的三缸機。更要命的是,該款源自東安的1.2T發動機,口碑并不是太理想,除了噪音大、質感差之外,發動機的質量問題也飽受詬病。
易車APP曾對理想One進行十萬公里長測,整車三電系統、車機、部件并沒有太多的問題。然而經過拆解之后,卻發現了這臺東安的三缸增程機,成了整臺車最大的短板:增程機滲油、積碳嚴重、銹蝕。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車主投訴理想One增程機高速嘯叫刺耳、故障頻繁問題。《半島晨報》曾報道稱,有車主的理想One購置不到兩年、里程2.2萬公里,但增程器前后已經發生了六次故障。
“如果理想One三缸增程器足夠靠譜,理想不至于拋棄三缸,拋棄東安。”吳冬表示,據目前公開資料看,理想L7、L8、L9的四缸增程器,都是來自新晨動力。
他擔憂,零跑C11增程版“重拾”理想One上同款的東安1.2T增程器,倘若滲油、積碳、銹蝕等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也容易影響新車的口碑和銷量,“說是半價理想,增程器質感差一點可以理解,但起碼也要皮實耐用吧。”
不難看出,“重拾”理想汽車拋棄的同款三缸增程器,或許將成為零跑C11增程版的一大短板。而增程器過往的口碑不佳,難免將成為零跑C11增程版銷量路上的最大挑戰。
「 02 」
端起了理想的“剩飯”?
不久前,李想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理想汽車有“堅守的價格區間”,并坦言理想不會有20萬以下的車型。對此,也有網友戲謔道:理想不坑窮人。而零跑C11增程版,瞄準的似乎就是20萬元以內的空白市場。
要知道,2022年,定位中大型SUV的理想One,賣了將近79000臺,問鼎中大型SUV首位。至于問界M7,2022年銷量超21000臺,同樣不俗。那么,同類型的零跑C11增程版也理應大賣嗎?
“其實,20萬元以內增程混動市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長安深藍SL03有增程版的,但跟零跑C11增程版定位最相似的,應該是天際汽車的ME5。”汽車行業分析師Conny透露,天際ME5的銷量,不算拿得出手。
盡管天際EM5定位緊湊級SUV,與零跑C11定位中型SUV有所不同,純電續航僅155公里,不及零跑C11增程版的285公里,但價格也更加便宜,起售價為13.88萬元,極具性價比。
換句話說,天際EM5簡直就是“四折理想”。然而,就是這樣一臺看似性價比較高,起售價親民的增程式SUV,2022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僅為2769臺(太平洋汽車網數據)。
“但用EM5的表現,推斷零跑C11增程版上市后的銷量走向也不合理。”Conny分析稱,天際EM5銷量低迷并非因為20萬以內增程式汽車缺少市場,而是品牌力低、服務網點較少所導致。
與“蔚小理”、零跑、哪吒一樣,天際同樣屬于新勢力品牌,但一直處于陣營、市場的邊緣。
通過官網查詢得知,目前天際在全國擁有銷售門店、安心工廠數量為200余家,覆蓋網點主要集中在一、二線重點城市。 2022年中,部分媒體曾報道天際汽車門店出現撤店潮,也給品牌的口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與“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天際相比,還在“燒錢”鋪店沖量的零跑汽車,無論品牌知名度,還是銷售維修服務網絡,似乎要好上不少。訊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零跑汽車共有548家門店,已經覆蓋173個城市。T03、C11等車型的熱銷,也給零跑打上了“性價比”的標簽。 “而且在同等價位下,C11增程版比宋PLUS DM-i一類插電油混競品,尺寸更大,純電續航更高,對20萬以下新能源SUV產品的沖擊應該不小。”Conny說,從目前情況看,零跑C11增程版的定位還是比較討巧的。由此可見,在諸如理想、問界等新勢力品牌沖擊高端的大趨勢下,零跑總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同行競品“看不上”的市場夾縫中尋找生存的位置,在不同的級別市場里頭,積極向下沉。
只是下沉、性價比之類標簽,同樣也困住了零跑。
「 03 」
二線新勢力夾縫中掙扎
2023年1月,零跑汽車公布了2022年全年銷量情況,累計交付新車達111168輛,同比增長超 154%,成功躋身年銷十萬俱樂部。如果單純從銷量上看,2022年的零跑進步很大。
但從零跑的財報來看,卻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零跑赴港上市后所發布的首份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零跑汽車實現營收為93.7億元,累計虧損達37.84億元。按前三季度新車交付量8.76萬計算,合著賣一臺車,虧損4.3萬元。
要知道,早在2020年,隸屬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蔚小理”三家,毛利率已經轉正。2022年第三季度“蔚小理”的毛利率分別為13.3%、13.5%以及12.7%。
至于零跑,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是-8.9%,2021年同期則為-44.5%。而零跑的現狀,何嘗不是新勢力第二梯隊的縮影?當第一梯隊的格局基本穩定,“蔚小理”銷量初上規模,具備能力沖擊盈利時,第二梯隊還在“燒錢”沖量。
與第一梯隊的高端化、降本增效、創造更高的利潤空間不同,第二梯隊的新勢力品牌仍然困在性價比的標簽當中,并試圖通過“流血”賣車,搶占第二梯隊頭部位置,穩定自身地位。
然而,即便打著低價、性價比的營銷噱頭,銷量也會有“啞火”的一天。從2022年3~7月,零跑的月銷量一直保持在10000臺以上,但從8月份起,零跑的月銷量又開始維持在7000~8000的水平。
而到了2023年的1月,零跑的月銷量僅為1139臺,相比2022年2月(春節所在月)的3435臺,落差相當大。而銷量突然失速,或許也是零跑汽車想拿C11“電改油”的原因。
相比純電的C11,增程版尺寸、配置類似,但續航更長,適合更多元的用車場景,但更為重要的是價格更低。至于C11增程版的目標消費群體,自然是手頭預算有限,且對用車成本敏感,并有續航焦慮的剛需用戶。
畢竟,觀念較前衛的中高端消費者會選擇“蔚小理”;有續航焦慮的用戶會選擇理想、問界;短途通勤為主且在意用車成本的上班族,會選擇廉價的A0級純電動車,中端用戶則更多選擇傳統品牌的插電混動產品......
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蔚小理”、比亞迪、特斯拉等的目標消費群體是一個面,那么,零跑所代表的第二梯隊新勢力品牌,目標群體通常只會是一個點,并盡可能在市場夾縫中創造更多的熱點,支撐銷量。
【結束語】
如今,通過C11“電改油”而成的增程版上市,或許就是零跑為了應對銷量失速所創造出的一個新的點。至于新車能否大賣、能否扭轉品牌銷售頹勢、能維持多久,一切都還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