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單 寧
編輯 | 甄 瑤
(資料圖片)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蔚小理”正在經歷黎明前的黑暗。
2023年3月17日晚,隨著小鵬汽車披露2022年財務業績,目前中國三大頭部新勢力上市車企——“蔚小理”為2022年畫上句號。
兩個“擴大”是三家車企去年最明顯特征。
一是銷售規模和總營收在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蔚小理”銷量分別為12.3萬輛、12.1萬輛和13.3萬輛,均同比大幅增長。
快速擴大的銷售規模拉動了其營收的大幅增長,三家車企全年營收分別為492.7億元、268.6億元、452.9億元,同比增長36.3%、27.9%、67.7%。
二是為增加核心技術能力,投入巨額研發費用導致虧損擴大。
2022年蔚來和小鵬全年凈虧損達144.4億元和91.4億元,即便是最精于成本控制的理想,凈虧損也超20億元,為20.3億元。三家車企2022年虧損總額高達255億元,比2021年同比擴大近1.8倍。
在巨額虧損、市場經濟下行的催化下,資本市場對三家車企未來產生擔憂。
以2021年12月31日與2022年12月30日美股市場對比,“蔚小理”股價紛紛下挫,其中小鵬與蔚來跌幅均超6成。前者為9.94美元/股,跌幅80.25%;后者為9.75美元/股,跌幅69.22%。理想股價則從32.10美元跌至20.4美元。
“過去投資人看企業長板和未來潛力,現在盯公司短板及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成為最高考量維度?!丙溈襄a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說。
拋開恐怖的虧損數據,以“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真實生存現狀究竟如何——誰陷入了黑暗、誰看到了曙光、誰距離黎明最近?
01.
理想觸到黎明
2022年,在新冠疫情反復、供應鏈短缺、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等影響下,國內新能源車企走的并不舒坦,但相比其他車企,理想汽車相對找到了一種獨特的平衡。
去年,理想以13.3萬輛銷量超過蔚來、小鵬問鼎新造車勢力。得益于L9、L8等新車陸續交付,去年12月,理想以2.12萬輛交貨量再創月度紀錄。截至2022年底,已停產的理想ONE排名年度中大型SUV銷量冠軍,理想L9自9月交付以來,連續4個月蟬聯中國大型(全尺寸)SUV銷量冠軍。
隨著規模效應逐漸顯現,理想汽車正在從“賣一輛虧一輛”的境地,逐步向盈利靠近。
如果從營收來看,蔚來汽車顯然規模最大,但從最能衡量盈利能力的毛利率上來看,理想則最賺錢。
2022年,理想毛利率為19.1%,盡管是比2021年的20.6%下滑1.5個百分點,但這個利潤率已經很接近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20%(毛利率)是健康而又良心”的標準。
蔚來是三家中毛利率下滑最嚴重的車企,毛利率從2021年的20.1%下滑至2022年的13.7%,下滑幅度接近小鵬2022年總體毛利率,后者毛利率為9.4%。
蔚來毛利率的快速下滑原因有二。
其一,磷酸鋰價格攀升,鋰礦供應商及電池廠商為保證自身利潤,將成本上漲壓力轉移至下游主機廠。
第四季度,蔚來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數額達252.2億元,同比翻番,這意味著公司向供應商及其他業務伙伴欠下的貨款或服務費用在增加。
“若碳酸鋰價格每噸下跌10萬元,蔚來毛利率則增長2%?!蔽祦砥嘋FO奉瑋表示。
其二,新老車型換代,售價較低的“775”系列(ES7、ET7、ET5)取代“886”車型(ES8、ES6、EC6)成為蔚來銷量主力。
“今年二季度會陸續交付全新ES8、ES6車型,因此2022年四季度調低了對現有866車型的銷量預測,相關的庫存撥備及采購承諾損失9.85億元?!蔽祦碡攧崭呒壐笨偛们穹Q,剔除此方面影響后去年四季度的整車毛利率為13.5%。
如果說毛利率直接體現一家公司的行業競爭力,那么凈利潤則成為其生死線。
從凈利潤來看,“蔚小理”分別虧損144億元、91億元和20億元。扣除股權激勵費用,蔚來、小鵬經調整凈虧損(非公認會計準則)達121億元、84億元,理想則實現2082萬元的盈利。
盡管蔚來虧損最嚴重,但結合營收觀察小鵬則凈虧損率最高,達34%;蔚來為以29%位居第二;理想最低,為4.4%。綜合看,理想最具盈利能力,小鵬因售價低、營收低,距離盈利較遠。
“借助基本相似的SUV套娃模式,實現了理想ONE到L7、L8、L9從30萬~50萬元區間的細分市場,極大地縮短試錯成本?!庇袠I內人士分析道。
銷量領跑、毛利率提升,助力理想在資本市場一枝獨秀。2023年2月27日,理想港股市值首次超過蔚來、小鵬之和,達1977.2億港元。
“我活著是要掌控命運,挑戰成長極限,所以我定會選擇最大的行業、難度最大的領域來做,并拿結果來驗證。”李想曾說。
02.
蔚來等待未來
“今年一季度,我們的壓力的確比較大。”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3月1日晚間的財報電話會上說。他說的壓力是財務虧損達到歷史最高——去年四季度蔚來錄入67億元的經營虧損,創下歷史新高。
單車均價下滑使得蔚來四季度營收未達市場171億元的預期。四季度蔚來營收160億元,按照4.0萬輛的銷量計算,蔚來36.8萬元的單車均價要比市場預期低2.3萬元。
蔚來是“蔚小理”三家中最舍得花錢的車企。2022年全年,蔚來研發費用為108.4億元,同比增長136.0%,占蔚來全年總營收的22%,這意味著,單車研發成本高達8.9萬元。
理想、小鵬研發費用分別為68億元、52億元,一向吝嗇的理想也在2022年放開腳步,研發投入直接同比翻倍。小鵬研發投入放緩,僅同比增長27%,有悖于其一開始標榜特斯拉的態度。
蔚來認為,目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前期的巨額技術投入,會在未來某一時間點釋放其優勢。“當企業做對一系列事情,盈利是水到渠成的?!蔽祦砺摵蟿撌既?、總裁秦力洪曾說。
2022年,蔚來圍繞長期競爭力,在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充換電和銷售服務網絡布局、全球市場開拓等方面持續投入。
從蔚來ET7發布始,蔚來花費近800天迭代技術平臺。2023年蔚來將全面轉向第二代技術平臺(NT2.0),據蔚來介紹,若全系產品切換至NT2.0平臺后,現有產品可覆蓋“BBA”80%主銷車型所在細分市場。
“隨著5款新車陸續上市,2023年有望實現月交付3萬輛,年度交付同比翻番(超24萬輛)?!崩畋笳f。
技術平臺迭代和產能提升是蔚來的基本布局,對的事情還包括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小鵬打造智能化優勢一樣,為車主提供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專屬能源服務是蔚來打造的競爭優勢。
2018年5月,蔚來首座第一代換電站在深圳投入運營,如今,蔚來累計布局1331座換電站,累計為用戶提供超1800萬次換電服務。通過布局成本更低的換電基礎設施,快速切入下沉市場,蔚來正“深挖洞”。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下興福鎮5萬多人口中,蔚來車主就有500名,“之所以如此,是當地修建了換電站”李斌說。
“沉淀性”投入是蔚來盈利的阻礙。2022年蔚來資產負債表上固定資產項目同比增長111.6%,從2021年末的74億元增長至156.6億元。其中包括蔚來全球新增63家蔚來中心、79家蔚來空間和101家服務中心。
固定資產投資是長期主義者的基底,盡管早期會出現大額固定資產折舊,但這也是公司持續剛性成長的必要。
不止蔚來,其他車企同樣在加碼基礎設施。
小鵬正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新增109座第三方免費充電站,可實現北上廣深等一線重點城市車主覆蓋率達83%以上。到2023年,小鵬還計劃新增超500座以上的S4超快充站。
“價值觀是企業真正核心之處,利潤是圍繞價值觀做好事情后自然產生的結果,這便是非博弈性企業家精神?!备哧布瘓F創始人張磊表達了與秦力洪一樣的觀點。
綜合財務數據看,理想財務狀況良好,蔚來“沉淀性”投入最大,但當“沉淀性”投入轉化成技術優勢時,新能源汽車決戰則將至賽點,優勢最大的或許是蔚來。
03.
小鵬需走出泥潭
當蔚來大步流星,技術攤子越鋪越大;理想對己克制,專一賽道嚴控成本之時,小鵬卻有些力不從心。
成立9年來,小鵬交出了一份最差財報。
最難受的是銷量被反超。2021年,小鵬曾以年銷量9.8萬輛超過蔚來、理想,登上新勢力年度銷量榜首。2022年小鵬汽車交付量不僅被蔚來、理想反超,自身也只是完成“保25萬沖30萬輛”銷量目標的50%左右。
2022年小鵬產品重心是G9?!癎9是肩負了小鵬品牌向上和銷量增長的使命,展現其邁向國際化的決心”,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曾說。
為此,小鵬汽車還快速擴張銷售網絡,截至第四季度末,小鵬汽全國門店擴張至420家,覆蓋143座城市。亦因此,公司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增長26.1%,達53.1億元。
被寄予厚望的小鵬G9因定位模糊、選配復雜等問題,一上市便失利,本應接替P7成為新的銷量支柱,在第四季度(第一個完整季度)僅交付6000余輛。
在收入上,價格更高的G9不僅沒有促進單車收入提升,相反小鵬汽車銷售收入還出現43%的下滑。
與蔚來、理想自上而下的布局不同,小鵬從低端布局,向高端探入的戰略更為艱難。從售價來看,蔚來車型平均售價達40萬元上下,理想也達30萬元左右,小鵬還停留在20萬元。
G9的失利在小鵬內部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王鳳英空降小鵬擔任總裁,夏珩權力分散,P7i上市取代P7,渠道自營和第三方代理商整合,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正借王鳳英的“手”掀起一場改革風暴。
降本增效成為小鵬2023年重要計劃。
今年2月起,小鵬所有設計、研發、生產和供應鏈團隊,以及組織管理和流程制度團隊,均直接向何小鵬匯報,以此提升規劃能力、決策效率、執行效率,降低全鏈條的成本。
從現金流來看,小鵬手中握有584.5億元現金儲備,相比蔚來455億元和理想382.5億元現金流較為闊綽,還可持續支撐公司改革發展。
現實是,P7已老,G9未爆,對于遲遲未帶來爆款車型的小鵬來講,新上市的P7i承擔重任。
由于2022年財報的不如意,小鵬對第一季度的預期也較為謹慎。小鵬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將介乎1.8萬輛至1.9萬輛,同比減少約45.0%至47.9%。總收入將介乎40億元至42億元,同比減少約43.7%至46.3%。
相比小鵬的謹慎,蔚來和理想對預期則很有自信。
理想汽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為5.2萬輛至5.5萬輛,同比增長64%至73.4%。營收總額為174.5億元至184.5億元,同比增長82.5%至93%。
蔚來預計交付量指引為3.1萬至3.3萬輛,同比增長約20.3%至28.1%。預計營收為109.26億元至115.43億元,同比增長約10.2%至16.5%。
“2023年到2025年是極嚴酷的淘汰賽”李想曾說。對于蔚小理來講,2022年是坎坷的一年,如何提高造血能力、把控成本,走向盈利,是“蔚小理”接下來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造車這個沒有盡頭的競爭賽道上,保持進步才是關鍵。
長夜將盡、旭日將升之時,比其他時間更昏暗,但挺過去便看到了曙光,曙光持續、黎明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