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資料圖)
今年2月底,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媒體透露,乘聯會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合并藍牌、綠牌的建議,并且“預計未來兩年就將成為現實”。有網友就稱,最“丑”綠色車牌終于要取消了。(據3月27日《新周刊》)
網友相關討論
乘聯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議合并藍牌、綠牌,肯定不是因為一些網友所說的“丑”,而是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27.8%。有專家預計,今年年末這一數值將超過30%。
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小眾慢慢變為主流,沒必要一直將其特殊看待。不管是限行、限購、稅費等各個方面“高看一眼”的趨勢,必然會慢慢弱化。新能源汽車最終需要到市場上去公平公正地展開競爭,憑本事和實力占領市場,這樣才會有發展前途。
這里面,乘聯會建議“藍牌、綠牌合并”跟綠牌丑不丑壓根兒沒什么關系,并不是因為有不少人吐槽綠牌丑所以就要取消,變更車牌式樣鼓勵大家買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牌誕生的那一天開始,針對“新能源車牌到底丑不丑”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歇過。到底丑不丑呢?有意思的是,據媒體報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2016年4月至5月,就新號牌式樣組織開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層面的征求意見活動,并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開展網絡投票活動。今天我們看到的新能源車專用號牌,當時是得票率最高的式樣。
不過,車牌式樣的變更,是一件涉及面非常廣的事,也要慎重對待。先拋開丑不丑的爭議,一則是,從2016年全國開始綠牌試點發放到現在,總量已不是一個小數字了;二則是,有關負責人稱是“藍牌、綠牌合并”,并不是綠牌變為藍牌,說不定有可能用新的牌照式樣。如果設計新的式樣,那又存在一個審美共識的問題,說不定也會引起爭議。同時,道路上就可能同時存在多個式樣的牌照,涉及車牌識別的眾多數據系統又可能面臨升級和改造,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挺麻煩的。
綠牌有沒有必要取消?如果取消,是綠牌變為藍牌,還是重新設計式樣全國推廣?我們與其關注綠牌丑不丑,倒不如去關注車牌式樣可能發生變化后,怎樣減少人們的不便,減少社會以及有關部門相關費用的支出。
不過,乘聯會提出的畢竟是建議,最后實不實施,如何實施,也要看有關決策部門如何權衡利弊了。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