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通訊員 向黛妮 魯芮
產業新風
(資料圖片)
經歷過去三年的低迷,中國商用車正回歸“暖春”。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委會預計,2023年,國內商用車市場會出現20%至25%的銷量增長,整體有望恢復到400萬臺。尤其是輕卡一馬當先,2月銷量創出了近十年來的新高。商用車呈現出的種種新趨勢,對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來說,都是一個利好?! ?/p>
“項”上制勝
今年以來,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發展態勢讓人眼前一亮:先是春節上班以來,產能一路飆升,從日產80臺增長到160臺,實現“八連跳”,產能翻一番;2月,又正式獲得工信部頒布的新能源貨車整車生產資質,產品資質實現“油電”雙輪驅動。
“年前,我們預測今年形勢會好一點,但沒想到增長態勢遠超出了預期?!?月24日上午,向記者分享這兩個喜訊時,北汽福田長沙廠區黨委書記孔朝陽挺直腰板坐在會議室的椅子上,臉上一直洋溢著喜悅。他告訴記者,3月,超卡工廠有望完成4000輛的制造任務。
為什么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的日產能飆升如此之快?企業為此又做了哪些準備?隨著記者的深入采訪,這些問題一一得到了解答。
一條產線實現9款車型共性生產
北汽福田是長沙的老朋友了。早在1999年,北汽福田戰略向南,選中長沙作為開辟南方市場的“橋頭堡”,在長沙經開區建立了一個工廠,生產中輕卡。
隨著南方和海外市場的增長,以及智能制造浪潮,2019年11月,北汽福田在長沙原有制造資源基礎上通過全面升級改造,總投資近15億元,打造集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為一體的全新工廠——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并于2021年7月投產。
時隔兩年,記者24日再次來到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一輪參觀下來,頗受震撼。對比前幾年,車間環境和產線可謂“鳥槍換炮”,總的來說,就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高端化更多指的是產品。記者曾向北汽福田一位高管了解“超級”的真實內涵,得到的回答是:一是福田中輕卡生命周期將提升至120萬公里,二是產品的自動化和無人化,三是制造過程更加智能化。
在廠區門口,福田普羅科副總經理程小建介紹了兩款新產品,一輛是氫能源洗掃車,另一輛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的垃圾轉運車。“加一次氫,只需要5分鐘,就能實現510公里的續航,而且零排放?!?/p>
智能化的感受是最直觀的。尤其是總裝車間和焊接車間。記者觀察到,總裝車間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很高,物料進出庫、車間物流被各類AGV小車包攬,貨車前后橋的271處擰緊工序全部實現自動液壓擰緊,車間里還配置了一個自動隨行系統,可跟隨不同車型的車架添加防凍液和助力液。
焊接車間被一分為二,打造成了立體車間,上層為調整線,下層為焊裝線,59臺紅色的庫卡機器人舉著巨大的焊臂,將一輛貨車的2000多個焊點一一點上,有效地保障了焊接質量,焊接強度合格率達到99.9%。更令人稱贊的是,現場幾乎聞不到焊接的刺鼻氣味。
“目前我們一條生產線,可實現9種車型共性生產。”北汽福田歐航歐馬可事業部供應鏈副總裁、長沙超卡工廠廠長劉茂山說,商用車生產多以多品種、小批量為主。要知道,智能化、規模化更高的乘用車企業中,一條產線可柔性生產5種車型,已實屬不易。
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噴涂車間的柔性換漆技術也在顛覆著行業。“過去油漆只有十幾種顏色,隨著市場需求多樣化,我們已開發出167種顏色,30秒就可以切換一種顏色。”劉茂山說。
對于信息化的建設,北汽福田投入不少。截至目前,整個超卡工廠信息化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借助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搭建了8個信息系統,除了起重設備,車間96%的設備都已聯網。
劉茂山介紹,未來,整個超卡工廠還會繼續增加信息化投入,屆時客戶下訂單后,無需到車間,就可以通過企業信息化系統,實時看到要提的車生產到了哪一步。
日產能持續爬坡已突破160臺
今年,國內商用車增長如此迅猛是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始料未及的。在孔朝陽看來,商用車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最能反映經濟的活躍度。
2022年,輕卡市場之所以一直萎靡不振,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城配需求減弱、藍牌輕卡新規、超載治理等多種因素掣肘?!敖衲甏鬂q,是因為城市生產生活節奏的復蘇,以及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煙火氣’讓城配物流市場持續升溫?!笨壮栮U釋著他對市場的洞悉,而且每年2至3月,是商用車行業的傳統旺季,被抑制的需求快速釋放,實現了產銷兩旺。
對于這種趨勢,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做好了充分準備。首先是新工廠的建設提升了制造和交付能力,其次企業年前便與供應商溝通,提前備好零部件等物料,同時儲備人才,新增了200多名產業工人。
今年春節以來,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生產節拍不斷提速,從一小時生產8臺提升到一小時15臺。從1月26日開始,工廠日產能一步步爬坡,實現“八連跳”,每日可生產160輛中輕卡。
記者也曾去過長沙其他幾家車企采訪,但還是在北汽福田長沙廠區第一次見到這般“擁擠”場景:停車場,每條內部道路一側都停滿了等待交付的新車。
面對新能源發展蓬勃態勢,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成立新能源生產組織架構,完成新能源產品工藝規劃及改造,識別并建立工藝標準,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滿足新能源生產需要。
目前,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已具備新能源產品量產能力,取得了新能源貨車整車生產資質,2至3月重點推動23款新產品生產與驗證,推進新能源混動產品50臺示范樣車生產與市場推廣,海外業務3月份也將完成首臺海外產品轉產驗證,打通海外產品在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生產流程,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一線心聲
北汽福田長沙超卡工廠本地配套率前幾年還只有幾個點,去年達到了20%,未來將提升到35%。如果長沙本地配套率不提升,首先是企業生產成本很高,交付周期很長,而且也不利于長沙汽車產業生態的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多從產業鏈弱鏈、斷鏈、缺鏈環節考慮,引進更多的上游配套企業,提高長沙汽車產業吸引力,提升汽車產業整體競爭力。
——北汽福田長沙廠區黨委書記 孔朝陽
“產業新引擎 制勝新賽道”系列報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