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上海國際車展正式開幕,作為今年召開的首個國際A級車展,本屆車展的熱度極高,吸引了海內外1000余家主流汽車品牌參展,展車累計超1500輛,其中150余輛新車為全球首發。
海內外車企對上海車展的高度重視,側面透露出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有業內人士判斷,今年的車展“卷”出了新高度,特別是在一季度行業內掀起的價格混戰的背景下,可以預見接下來的產業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對此,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秦力洪判斷,多數新能源品牌沒有更多力量進行降價。在企業關注的所有因素中,價格一定是排在最后的。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應該更加關注產品定義、對三電系統、智能化、能源體系等的研究,把目光放長遠。綜合以上因素,他判斷,新能源車企不會掀起新一輪的降價潮。
【資料圖】
產品定價終會回歸理性
與往年相比,2023年的上海國際車展顯得格外熱鬧,1000多家車企摩拳擦掌,紛紛推出新品進行同臺競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推出的新車,多數為智能電動車,體現了行業轉型的大趨勢。有業內人士判斷,在車展新品迭出后,市場上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的價格戰。
對此,秦力洪表示,雖然今年一季度市場上掀起了近十年來最兇猛的“價格戰”,但從銷量表現上來看,一季度乘用車的銷量反而是下降的。這充分證明,價格戰不一定能帶來短期銷量。
秦力洪強調道,隨著行業競爭的白熱化,各個品牌的價格都會回歸到價值本身。同時,蔚來堅持不會參與價格戰,公司的定價都是追求一步到位的。
“當前的價格戰對市場的攪動很明顯,我們很希望以本屆上海車展作為轉折點,各個品牌都能回歸到對產品、技術服務等本質的關注,讓市場平靜下來,這既有利于消費者,也利好于各個品牌乃至整個行業”。
秦力洪判斷,多數新能源品牌不會有力量去降價。在車企關注的所有要素中,價格一定是排在最后的。企業更應該關注產品定義、配置研究、能源體系、三電系統、汽車智能化的研發等,將目光放長遠。
綜合以上因素,秦力洪表示,新能源車企并不會掀起新一輪的降價潮。同時,秦力洪也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做出了最新判斷。他表示,目前30萬元-60萬元的價格區間內的純電動車市場,競爭相對平靜。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蔚來汽車的產品在30萬以上的純電動車市占率達到50%,今年一季度,這一數據繼續提升至60%。這意味著,目前新能源高端市場的競爭還沒有趨近于白熱化階段。同樣,15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尚未迎來充分競爭,這兩端的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待拓展。蔚來將與集團內的各個兄弟品牌,將各個細分市場做起來,最終形成合力。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蔚來發布了全新車型ES6,新車ES6定位高端智能電動全能SUV,采用蔚來第二代設計語言,將于 5 月下旬正式上市和交付。秦力洪透露,對于蔚來品牌而言,會牢牢扎根在30萬元-60萬元的價格區間參與市場競爭。
鋰價回落是必然趨勢
今年一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氫氧化鋰、鋰精礦等產品價格也出現大幅回調。業內人士分析稱,鋰鹽價格下跌主要是因終端需求走弱,部分新能源汽車需求在去年第四季度已提前釋放。終端市場需求的放緩,促使上游鋰價下探。
鋰價的持續下探,似乎給下游車企傳遞了一定的樂觀情緒。但事實上,短期的價格下探并不能從根本上緩解車企的盈利壓力。秦力洪表示,雖然與前期的最高點相比,目前鋰價已大幅下滑,但還沒有完全回歸到理性水平。“包括蔚來在內的很多新能源車企,在創業之初所做的商業模式規劃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即電池價格是長期走低的。過去一年來電池原材料價格的跳漲,超出了全行業的預期,這個突變的因素,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秦力洪認為,短期內鋰價的下探,并不會直接改善企業的毛利水平。
在他看來,汽車是一個特別依賴長周期規劃的行業,過去一年鋰價的波動顯然是不理性的,只有產業鏈的各端都回歸理性,行業的發展才會趨穩。此外,針對前期給諸多車企造成擾動的供應鏈問題,秦力洪也判斷,會逐步恢復正常。
“對于車企而言,來自供應鏈、制造管理的問題永遠也處理不完,這是全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但從目前來看,前期的供應鏈壓力已經逐漸消除。今年蔚來以及更多的新能源車企,都會進入全力拼速度的階段”。秦力洪稱。
據了解,2023年第一季度,蔚來共交付新車31041輛,同比增長20.5%;截至目前,蔚來新車已累計交付320597輛。對于今年的銷量目標,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公開表示,蔚來內部定下的銷量目標是超過雷克薩斯燃油車銷量,即在蔚來2022年基礎上翻倍至25萬輛。
責編:彭勃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