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再一次加碼固態電池“獨角獸”企業。
5月27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嘉興創頎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嘉興頎駿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向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追加投資不超過人民幣27億元。本次追加投資完成后,上汽集團通過嘉興創頎、嘉興頎駿一號及嘉興創榮將間接持有清陶能源約15.29%的股權。
(相關資料圖)
公告顯示,本次追加投資清陶能源,將有利于上汽深化布局固態電池技術,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
是新產品,更是全新賽道
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快的充電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是行業對固態電池的普遍認知。
清陶能源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李崢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告訴《上海汽車報》記者:“固態鋰電池并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一條全新的賽道。在這條賽道上,整個電化學儲能的能量密度會得到更快速的提升。”
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使用固態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被視作未來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技術。
相較目前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不僅續航里程更長,還能減少電池的體積與重量,使整車更好地實現節能降耗,并幫助車企打開汽車設計的空間,增加了車型的匹配與通過性。在安全性方面,固態電池可以解決液態鋰離子電池的鋰枝晶穿刺問題,電池內部短路的安全隱患大幅降低。
作為國內研發固態電池起步較早的企業,清陶能源的技術能力引領整個行業。
據了解,固態電池的電解質可分為聚合物與無機物兩種材料:聚合物材料更易加工,但是鋰離子電導率較低,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相當有限;無機物材料則有與聚合物材料相反的特性,離子電導率相對更高,但是加工難度較大。
針對兩種材料的不同特性,清陶能源兼用無機物與聚合物打造復合材料,在保持無機固態電解質性能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復合材料設計改善工藝性能,將兩者的優勢相互結合,為固態電池產品化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國內多數固態電池企業都在跟隨清陶能源這條復合材料路線。
多輪加碼,拉開領先身位
固態電池這條全新的賽道開辟出來雖然并不久,但已擠入了不少“選手”。包括東風、廣汽、蔚來、合創、賽力斯、長安在內的多家車企不斷披露半固態電池裝車進展,贛鋒鋰電、國軒高科等企業也都宣布半固態電池預計最早將在2023年批量交付。
今年早些時候,李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上汽和清陶能源雙方在2月12日再次確認,雙方合作研發的1000公里以上長續航里程半固態動力電池將于今年率先應用于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車型。
面對這條正式開賽后必將大熱的新賽道,早已進入并卡住領先身位的上汽顯然更有信心。上汽與清陶能源合作由來已久。2020年6月,上汽集團參與了清陶能源E+輪融資。2021年,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共同完成了超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的實車驗證,采用單體能量密度為368Wh/kg的半固態電池,結合上汽新一代純電平臺,實測CLTC綜合續航里程達1083km。同時,雙方在電芯、模組及相應的SOH算法策略研究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開發進展。這也是當時國內固態電池企業披露的數據中,進展最快、能量密度最高的半固態電池。
2022年1月,上汽集團參與了清陶能源F++輪融資。2022年7月,上汽創新研發總院和清陶能源共同掛牌成立了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吧掀狭俗陨淼碾姵刭Y源,和我們從新型電池材料、電芯技術、生產工藝研發到電池如何裝車、裝在什么車型中,以及系統集成領域的開發都在這個聯合實驗室中進行。”李崢表示。
另據記者今年年初了解到的信息,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上汽魔方電池體系中,對不同尺寸、不同電量、不同續航里程的固態電池產品矩陣做了規劃,并將如期裝車量產;對固態電池安全性有了一個整體、科學的評估,有助于實現降本增效;聯合布局第二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將突破400Wh/kg。
如今,清陶能源的“核心材料+工藝設備”技術進階路徑逐步清晰,同時具備了工程化和極限制造能力,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汽作為國內整車龍頭企業,將與清陶能源繼續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固態電池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