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約黃昏后,月上柳梢頭”的意思是: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2、這兩句詩出自宋代詩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資料圖片)
3、詩的原文是:去年元夜時(shí),花市燈如晝。
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5、 今年元夜時(shí),月與燈依舊。
6、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7、全詩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
8、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9、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
10、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11、擴(kuò)展資料:這是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huì)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
12、詞的上闋寫“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shí)節(jié),也給戀愛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時(shí)機(jī),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huì)。
13、“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
14、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15、下闋寫“今年元夜”的情景。
16、“月與燈依舊”,雖然只舉月與燈,實(shí)際應(yīng)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說鬧市佳節(jié)良宵與去年一樣,景物依舊。
17、下一句“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表情極明顯,一個(gè)“濕”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感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8、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生_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的是元宵節(jié),出自北宋卓越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歐陽修所作一首古代著名的愛情詩詞《生查子·元夕》。
19、全詞如下:生查子·元夕歐陽修去年元夜時(shí),花市燈如晝。
20、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21、今年元夜時(shí),月與燈依舊。
22、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23、這首詞與唐朝詩人崔護(hù)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4、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有異曲同工之妙。
25、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fā)了舊日戀情破滅后的失落感與孤獨(dú)感。
26、上篇寫去年元夜情事。
27、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chǎng)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
28、后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
29、下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30、“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duì)照,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xù)的沉重哀傷,表達(dá)出詞人對(duì)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31、此詞既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dāng)日相戀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
32、在寫法上,它采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duì)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duì)比,從而有效地表達(dá)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yàn)。
33、這種文義并列的分片結(jié)構(gòu),形成回旋詠嘆的重疊,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34、正確的順序應(yīng)該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35、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詩中的第二句,講的是去年元夕二人幽會(huì)時(shí)的事情,意思是月亮升上柳樹的枝頭,我倆相約在黃昏后一述衷腸。
36、全詩如下文:去年元夜時(shí), 花市燈如晝。
37、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后。
38、今年元夜時(shí), 月與燈依舊。
39、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40、“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意思是“與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shí)、黃昏之后。
41、”出自《生查子·元夕》,作者歐陽修。
4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43、這是十五的月相,稱為滿月。
44、在黃昏時(shí)候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的月是十五的滿月。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