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一場“e啟聊聊CTB,比亞迪e平臺3.0分享沙龍”,考慮到比亞迪當紅炸子雞品牌,決定大家分享關于技術方面的一些信息。
(資料圖片)
e平臺3.0有很多爆款車型,比亞迪海豚從月銷破1萬、破2萬、破3萬(2023年4月)的軌跡來看,加上海鷗一經上市就人氣爆表,e平臺3.0純電整車解決方案已經受到消費市場的高度認可。
那e平臺3.0+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會是怎樣呢?和認識的幾位車圈大佬交流,對于比亞迪海豹大家一致認為“豪車的底盤質感,賽車級操控水準”。更重要的是,未來將有大量基于e平臺3.0+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的新車上市,所以挺有必要了解深入一些。
由于比亞迪近些年才大爆特爆,所以大多數人對于e平臺的認知就是從3.0開始的,但其實早在20年前比亞迪開啟汽車電氣化征程,20年來的技術沉淀成就了今天口碑市場雙豐收的e平臺3.0。
首先,e平臺3.0為“純電平臺”,是一套系統級的整車解決方案。除了電氣化/在耐久性、異響控制、輕量化、空間、主被動安全、裝配和維修等都要考慮進去。這就是為什么海豹操控口碑好,海豚又好開又好用的原因。
由于e平臺3.0是一套系統級的自研技術“集大成者”,因此比亞迪也成為全球首家掌握電動汽車全套核心技術的企業。
刀片電池由蜂窩結構賦予超高強度,實現電芯到整包直接集成,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在單位體積內大大提升。動力電池系統體積利用率高達77%,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升10%。在保證電池安全的情況下實現續航的提升。
刀片電池的電芯結構化,天然就適合打造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一體化機身設計對于整車剛性有極大加成,車身底板“嵌入”刀片電池,然后用托盤保護。如此一來,整個刀片電池就像三明治一樣被保護起來,安全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比亞迪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整車高扭轉剛度相比傳統設計高出一倍,在中保研測試中取得卓越的安全等級。
整車剛性提升間接提升操控能力,比亞迪海豹在麋鹿測試中的通過車速高達83.5km/h。這就是開頭所說的,車圈小伙伴對于比亞迪海豹的操控水準一致叫好的原因。
當然,海豹能夠有如此優異的操控極限,與e平臺3.0整車控制功能融合技術亦有關系。橫縱雙向控制融合與驅動防滑控制,扭矩響應速度僅為10ms,而傳統方案的扭矩響應則需要100ms。意味著,e平臺3.0車型在極端工況有更快的響應能力,響應能力是另一種安全保障。
比亞迪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在e平臺3.0賦能下,提升了剛度和操控性。但e平臺3.0本身采用全層級高效設計開發體系,將整車、系統和零部件高效融合,該平臺下造的車能夠更好的適配純電車型。
比如比亞迪海豚上著名的“八合一電動力總成”,減少了各零部件之間的損耗,讓整個動力學系統的綜合效率達到90%以上,實現最大270Kw功率。哪怕在冬季,e平臺3.0純電車型的續航也有相當的保障,電動車不再是“電動爹”,有效解決北方用戶的擔憂。
時下800V級別的超充備受關注,但其實在超充技術上比亞迪領先行業很多年。為了讓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最大的普適性,比亞迪超充系統幾乎兼容所有的充電樁,甚至比亞迪還在試圖引領行業支持“雙槍充電”技術,兩個充電樁為一輛車充電,從而加快充電的時間。
智能駕駛輔助方面,比亞迪持續開發中,完全自研的智能域控制架構,讓芯片的融合算力提升30%,功能融合交互效率提升50%,從而獲取高等級的智能駕駛輔助能力。
BYD OS——自主研發國內首個車控操作系統,基于用戶使用需求,從功能服務層、系統服務層、操作系統層、硬件驅動層,進行系統化融合,開放標準化軟件接口,持續豐富軟件應用生態。
綜上所述,比亞迪徹徹底底的軟硬件解耦,意在將造車品質提升到新的層級。e平臺3.0的超強能力和CTB電池機身一體化技術的優勢,比亞迪純電車型在一樣的尺寸下提供更寬裕的內部空間。
最后小結,比亞迪對于新能源產業的布局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最新的e平臺3.0就是比亞迪堅持技術驅動的成果展現。續航、操控、安全、空間、智能體驗等全方位得到升級,而且各項能力亦是行業中的翹楚水準,這就是e平臺3.0的價值。消費市場對于電動車的需求,e平臺3.0不僅都做到而且做得還很好,這就是比亞迪如今能夠強勢領跑新能源產業的原因,印證任何時代“技術為王”都是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