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車時代,BBA(奔馳、寶馬、奧迪)一家壟斷了市場,而BBA的電動車則遭人嘲笑為"雜牌",失去了過去燃油車時代的光環。那些購買BBA電動車的人也經常被嘲笑。
然而,在許多人嘲笑BBA電動車為"雜牌"之際,寶馬的電動車銷量卻超過了蔚來和小鵬這兩家廠商。四月份,蔚來交付了6685輛電動車,小鵬交付了7079輛,而寶馬則交付了7906輛新能源車。雖然五月份的具體數據尚未公布,但從各大平臺的數據來看,寶馬的銷量肯定已經超過了小鵬和蔚來。
(資料圖片)
盡管有很多人覺得"BBA電車是劣質品牌"或"買BBA電車的人都是傻子"這類言論很好聽,但實際上BBA電動車并不是毫無優勢的。
從智能化和三電系統的角度來看,與國產電動車相比,BBA的電動車確實還有差距,畢竟這三大豪車在電動車領域投入時間更長。然而,對于消費者而言,BBA電動車并非完全無法接受的。
首先,BBA的電動車價格十分便宜。
是的,你說得沒錯。
在國內其他品牌還在高喊與燃油車價格相同的口號時,BBA已經率先實現了與燃油車價格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雖然寶馬i3和寶馬三系都屬于中級車,但寶馬i3的價格要比寶馬三系便宜很多。去年年底,寶馬i3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了24萬元以上,而燃油版的三系則只有50至60萬元左右。有人說這是因為BBA的燃油車價格過高,導致電動車價格降低,但國內的新興車企沒有任何積累,也能賣出40至50萬元的高價車。
其次,BBA在電動車方面做得更好。
盡管標稱的續航里程數字并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是,BBA的電動車續航性能更加可靠。對于新興車企的電動車而言,日常行駛里程普遍會打折,高速續航更是減半。而很多BBA的電動車在日常行駛中可以實現更高的續航性能,甚至接近1:1的續航折現率。這主要是因為BBA的電動車往往采用更大容量的電池,但對續航里程的數字給出相對保守的宣稱。例如,寶馬i3的電池容量為78.9千瓦時,續航里程為592公里;而長安深藍SL03的電池容量為79千瓦時,續航里程卻達到705公里。
第三點,BBA電動車不存在商業破產風險。
許多人選擇豪車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還擔心新勢力車企用不了幾年就會破產。這會導致他們購買的新能源車保值率大幅下降,同時也會影響到維修和保養等方面。
實際上,這種擔憂并不沒有道理。近年來,許多新勢力車企已經破產,僅剩下極少數幾家仍在生存,而這些剩余的新勢力車企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般來說,一家車企要達到30萬輛以上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市場上大部分的新勢力車企還遠未達到這一水平。
不可否認的是,BBA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無法與新興車企在三電技術上相媲美。然而,BBA在汽車制造、經驗積累甚至供應鏈管理方面卻勝過其他競爭對手。購買BBA的電動車并非是買不起,而是取決于價格和預算。BBA的實力雄厚,仍有機會趕超其他競爭對手。
盡管BBA電動車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沒有優勢。實際上,隨著時間的推移,BBA電動車的發展勢頭逐漸增強。
首先,BBA品牌的聲譽和品質是其電動車成功的重要基石。多年來,BBA在汽車制造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實力,他們的產品質量和工藝水平一直備受認可。這使得消費者更愿意選擇BBA的電動車,因為他們相信BBA品牌會為他們提供可靠、高質量的車輛。
其次,BBA在全球市場上的銷售網絡廣泛,這為他們的電動車銷售提供了巨大的優勢。他們在各個國家都設有銷售和服務渠道,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務。這種全球化的銷售網絡為BBA電動車的普及和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隨著政府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和環保意識的提高,電動車市場的潛力不斷釋放。BBA電動車作為傳統汽車制造巨頭的代表,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可以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搶占一席之地。他們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和駕駛體驗的要求,同時也能為環境保護事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