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億車潮
(資料圖)
作者 | 億車 車議
2023年,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一是傳統燃油車的份額在縮水,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占比飆升,放眼全球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向已是行業風向標。
早幾年,類比于互聯網領域的“BAT”三巨頭——百度、阿里、騰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蔚小理”,一直處于國內新勢力車企的頭部陣營,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蔚小理”的叫法逐漸被市場弱化,代表新能源整個行業的“BAT”,即比亞迪、埃安、特斯拉開始起勢。
當下,整個市場競爭格局在深刻調整,“BAT”躍居第一陣營的格局已然形成。這一趨勢,市場銷量端也有所體現。2022年全球純電市場銷量TOP9車型中,比亞迪、埃安、特斯拉分別有多車入榜,引領電動汽車飛速發展。
特斯拉早期領跑,比亞迪、埃安則后來居上,尤其是埃安品牌,其超高的銷量背后有其自身的成長邏輯。
從定位上來說,埃安與比亞迪、特斯拉一樣,主力產品售價在10萬元至30萬元,這恰恰是當前新能源汽車增長最快、最主流的市場。
▌規模上的“一騎絕塵”
5月,李想在微博上發文表示,“大家更容易出問題的不是成本而是銷量,汽車這個行業的屬性,對規模的要求太苛刻了?!?他進一步表示,“如果理想L9、L8、L7三款車的總銷量下降到五六千輛/月,理想汽車的整車毛利率就會變成負數?!?/p>
總結下來一句話:規模效應極其關鍵。
埃安的銷量也正在快速爬坡,規模效應正在被放大。以AION S為例,在A級純電動車市場,每3臺純電A級就有一臺AION S系列車型,是細分市場“唯一”連續月交付在2萬輛級別的車型,并且它還是2023年到目前為止的純電A級上險量冠軍,這是一個屬于AION S的A級電動車時代。
作為埃安旗下的熱門車型,官方數據顯示,AION S 系列5月勁銷25233臺,位居純電A級轎車銷量TOP1,豪取A級純電轎車4連冠,超越Model 3、秦PLUS EV等車型,在全品類銷量排行榜中超越速騰、凱美瑞、卡羅拉、帕薩特等熱門油車。
這里我們來看一個專業術語——最小有效規模。
著名的馬克西-西爾伯斯通理論分析和研究了60年代英國的汽車產業,提出了最小有效規模的概念和曲線,是指在長期中平均成本接近或處于最小值的最小規模。
根據“馬克西-西爾伯斯通”曲線理論,汽車單一車型隨著年產量的爬坡,平均成本會大幅下降,之后下降幅度趨緩,接著將達到最小有效規模MES臨界點。在達到最小有效規模前,隨著產量的增加,成本下降幅度大速度快。
如今,多重優勢加持下,埃安 來到了規模效應的爆發點。2022年累計銷量突破27萬輛,埃安銷量翻番,進入2023年市場表現依舊勢如破竹。
尤其在細分車型上,AION S 系列的月銷量已穩定在兩萬輛,規模效應正在被放大,單車成本快速走低,很有活力。
▌技術是埃安進階的源動力
近幾年,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新能源化、智能化,技術是核心要素。
不得不承認,時代已經變了,傳統豪華看車標,但在新能源汽車卻主要看技術。
其實很簡單,只要一個產品卷入科技性能升級的圈子,那么這個行業就很難出現攪局者,一切都需要向研發投入、科技水平看齊,以往的品牌精神和情懷很難起到作用。各種科技、各種數據都很直觀,拿到一起比一下高低立判。
科技領域,技術為王。
埃安的成績,首先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其次在于埃安前期做的深厚技術積累、建立起的一座“技術堡壘”,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
比如我們所看到的,近幾年埃安的技術鏈遍地開花,這些堡壘里的硬核科技——彈匣電池、夸克電驅、AEP2.0/3.0平臺等被一一釋放,投向市場。
比如在2021年3月,埃安在當時發布了新一代動力電池安全技術——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并在當年6月上市的AION S Plus上全系標配,首次實現了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不起火,攻克公認行業難題,至今仍然保持零自燃。
其實,作為中國第一家EV+ICV全棧自研的車企,埃安已經實現了多項技術的超越,自主研發的原創電池技術解決了安全、補能、續航三大行業痛點難題,也正是前瞻性的核心技術與龐大的規模效應,讓埃安在新能源市場的白刃戰中,有了“殺伐決斷”的底氣與實力。
從年初2月1日掀起了車市價格戰的巨浪,打響了新年的第一槍,到3月累計熱銷不斷,贈送交付好禮沖擊市場,到4月1日埃安旗下兩大王牌產品AION Y Plus和AION S Plus上新,再到5月與中石油達成戰略合作,全面發力新能源下鄉……凡此種種都能看出,埃安品牌一直處在市場前沿,近距離與用戶共情共鳴,AION S系列車型更是不斷給消費者輸出最優品質和最優解,攜手細分市場集體向上。
2023款AION S Plus得益于AEP2.0純電平臺打造,擁有越級的尺寸與空間,車內不僅寬敞舒適,而且還將后排地臺做到了全平,日常工作團建出門即使滿載同事,后排純平地臺也能讓中間乘客的腿部有的放矢,同事坐了都說好,一視同仁不坐“冷板凳”。日常與家人出行,2023款AION S Plus充足的腿部空間和純平地臺也能讓穿裙子的女士坐在中間也不尷尬。
科技感上,2023款AION S Plus帶有的IBCM全感知交互系統,不僅能夠實現上車即上電、掛擋即開車的超便捷駕駛模式,還能手機遠程控制空調。像現在正值夏季,車輛停在外面,車內溫度很高,而2023款 AION S Plus可以在上車前用手機遠程預約空調,提前降低車輛溫度,炎炎夏日,也能酷爽入座;同時,它還是一臺移動的“游戲廳”,可以在車內暢玩《拳皇14》、《最終幻想15》等3000余款3A游戲大作,遇上周末網紅餐廳吃飯,需要長時間等位,這時候和對象在車內玩上一局游戲,輕松解決排隊的無聊時光。
又比如,2023款AION S Plus全系車型均搭載刷新安全標準的彈匣電池,至今仍保持著0自燃。整體看,AION S Plus“里子面子”一應俱全,已成為年輕人欲罷不能的科技裝備。
▌寫在最后:
從早期高調的新勢力“蔚小理”,到如今以銷量和實力上位的“BAT”,憑借這幾年的強勢表現,比亞迪、埃安、特斯拉組成的新能源“三個代表”,已經脫穎而出,形成領跑第一梯隊,引領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向上。尤其是成立僅5年、后來居上的埃安,在多項核心技術的布局下,AION S在A級純電市場一騎絕塵,讓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