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新能源重卡增速非常明顯,尤其在市場整體低迷的2022年,還表現出了“總銷量25477輛,同比大漲142.34%”的亮眼成績。其中,電動重卡的銷量是22846輛,而這其中換電重卡的銷量是12431輛,占比首次超過充電重卡。
可以見得,在新能源中,純電動的應用最為廣泛,技術也相較成熟,而換電重卡因補能速度快、續航里程長,也正逐漸受到追捧。
(相關資料圖)
后背式換電重卡VS底置式換電重卡
換電技術是在充電技術之后推出來的一項新技術,采用“更換電池”的方式,實現快速補能,將其應用在電動重卡上,能大幅縮短車輛的充電時間,增加續航里程,提升運輸效率,解決用戶的充電焦慮和續航焦慮。
根據當前技術,一輛換電重卡去到換電站換一次電池,只需5分鐘,比起充電重卡的快充也要1小時,優勢十分明顯。
而根據電池組放置位置的不同,換電重卡也分有后背式換電重卡和底置式換電重卡。
后背式,顧名思義就是把整個電池組放置在駕駛室后方,這樣方便維修和吊裝更換電池,但缺點就是會占用到駕駛室臥鋪的面積,或是貨箱空間,用戶的休息質量和車輛的載重量,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再一個是,那么大體積的電池組直接裸露在外邊,難免會有安全隱患,需要防水、防曬、防碰撞。
底置式,則是將電池組放置在底盤/車架位置,這樣能使得車輛的重心更低,駕駛起來更平穩,提升安全性,而且純電動車型不需要配備變速箱、油箱、尿素罐,底盤空間充足,就能進一步將電量最大化,提升續航。
不過底置式的缺點也有,就是更換電池不夠方便快捷,經過一些路況較差路段時,通過性和石子對底盤電池的碰擊,也是不容小覷的。
后背式占主流 底置式僅有兩款
目前,我國的換電重卡主要是以后背式為主,底置式有且僅有兩款,即DeepWay深向星辰1代和宇通T680E。
DeepWay深向星辰1代最近剛傳來好消息,其已于5月31日在合肥完成首批20輛批量交付。
根據官方介紹,深向星辰1代搭載的是466kWh的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單次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一次換電續航可以達到600公里,且換電全程只需要6分鐘的時間。能耗方面,滿載49噸情況下百公里電耗低至150kWh以內,比主流的電動重卡車型還要低15%。
宇通T680E,剛剛發布不久,基于宇通全新睿控E平臺打造。從數字層面看,它的續航和充電速度要優于深向星辰,搭載513kWh的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滿電續航超過400公里,一次換電續航達到800公里,同時能實現4分鐘快速換電。不過也有相關介紹道,宇通T680E在標載情況下,續航里程是340公里。
而關于這兩款底置式換電重卡的價格,目前官方都還沒有對外公布,就無法進行與后背式換電重卡的價格對比了,但我猜想,不會相差太多。
遭遇換電重卡同等困境 難普及
從后背式在換電重卡中的絕對占比可以知道,底置式換電重卡還只是處于試水階段,那它又能否引領重卡電動化底盤時代?
其實話說回來,底置式換電重卡只不過是變換了電池組的位置,并不能為電動重卡市場帶來什么實質性突破,它的發展,仍需要面臨到現階段換電重卡的困境。
雖然近兩年換電重卡在政策的推動下,銷量高速增長,但依然存在一些電動車的常規弊端,簡單概況有三點:
一是電池的耐用性,隨著季節氣溫的變化,尤其冬天,電池的性能會衰減,使得續航大打折扣;二是存在領域局限性,就目前技術,電動重卡不管是充電還是換電模式,都只適合用于鋼廠、煤炭、港口等倒短接駁領域;三是不適合散戶,電動車的購置成本比燃油車要高得多,若不是政策要求,很少有散戶主動愿意買電動的,都是車隊和物流公司買得多。
此外,換電重卡電池組與換電站的適配度、所更換到電池的可靠性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同時還了解到,由于底置式換電重卡是從下部更換電池,其換電站的結構復雜程度會要比后背式的高很多,建設成本也會小幅提升。
編后語
實現換電重卡在電動重卡中的新突破,在于電池技術上的提升,例如減輕自重、增加電量,不在于電池組的放置位置。當然,底置式的應用,為電動重卡的發展提供了新方向是不可否認的,新能源這條路,道阻且長,不要太急于求成。(文/張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