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后續會第一時間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電動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喜歡騎行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無論是上街買菜、通勤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學,越來越多的人依賴電動車,目前電動車的保有量甚至超過了私家車的數量。
(資料圖)
正是因為電動車數量的增多,電動車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地交管部門想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舉措,但是為何電動車亂象仍然難以根除呢?對此交警給出了2個理由,你支持這種說法嗎?
這是小編剛剛刷到的一段視頻,在廣東省廣州市,一位車主直接無視紅綠燈的指示,橫過公路駛入了隔壁的路口,另外一位女車主,也是沒有按照非機動車道行駛,同樣是橫過馬路,在車流當中穿梭。
為何電動車亂象難以根除?交警給出2個理由,你支持這種說法嗎?
經常看到各地交警對電動車實施嚴格的管理,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要求車主出行時需要遵守相關的規定,那么為何電動車亂象仍然難以根除呢?對此西安交警給出了兩個理由。
先看視頻:
在視頻中,西安交警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出了電動車比較難管理的兩個理由,分別是:取證難、處罰難。
交警認為電動自行車的取證比較難,因為電動車不像小型汽車一樣,有號牌、駕駛證還有行駛證,可以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即使交警上街臨時檢查,很多老百姓認為電動車屬于非機動車,即使違規違章,問題也不大,認為不應該處罰。
同時根據當前電動車的管理規定電動自行車,即使違規違章被處罰了,處罰的成本也不是很高,一般是20~50元,無法對電動車駕駛人起到約束作用。
對于交警的這兩種說法,小編還是非常認同的。電動車之所以難以根治亂象,主要還是約束力不夠同時處罰力度比較低,犯錯后處罰的成本低,所以很多人不在乎,即使罰款并不是目的,而只是管理的手段,那么電動車到底該怎么樣管理呢?
電動車到底應該怎么樣管理?
當前電動車數量多、難管理也是現實的問題,如果只是一味的罰款,也無法解決當前電動車的亂象,那么電動車到底該怎么樣管理才合適呢?小編認為是否可以考慮以下三種方法。
1、為電動自行車讓道
現在很多電動車之所以出現在機動車道上,那是因為電動自行車本來應該行駛的,非機動車道已經被占用了,有的停上了機動車,有的直接畫上了機動車停車位,則使得電動車無路可走。
如果要解決電動車上機動車道的問題,需要為電動自行車讓道,把非機動車道清理出來,相信很多人會主動的走非機動車道。
2、優化當前的電動車規定
電動車的相關規定,在設置的時候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保障車主的安全出行,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會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電動車非機動車道行駛速度不得高于15公里/小時,這樣的速度限制的確是有些慢,再比如電動車只能載12周歲以下的兒童,那么12~16周歲的未成年人該怎么樣使用電動車呢?
這些設置可以通過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化,讓管理規定變得更加實用,相信會受到廣大車主的支持。
3、電動車管理重點是“治人”而不是“治車”
當前很多地區限制非標電動車上路,認為非標電動車不符合國標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其實在真正騎行的時候,不是很大,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重點還在于騎車的人,需要加強對上述行為的約束,而不只是一味的禁車。
總結:
最近幾年,交管部門對電動車的管理真是操碎了心,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是仍然無法根除電動車的亂象,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電動車取證難,罰款難,即使受到罰款的處罰,也只是很低的處罰成本,很多人滿不在乎。所以與電動車的管理應該從根本上解決,首先為電動自行車認道,其次優化當前的電動車管理規定,最后要約束汽車人的違規行為。這樣電動車就可以更加順暢的出行了。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