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時間臨近,小米汽車的更多細節逐漸確定。
7月4日,長春一汽富維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汽富維”)在回復投資者2月1日提問的“與小米汽車合作情況如何”時表示:“正積極與小米汽車進行業務溝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經進入到小米汽車的采購組當中。當前,小米第一款車型報價完畢。”
(圖源:上證e互動)
(資料圖片)
此消息迅速在資本市場引起關注,7月4日當天,一汽富維收盤漲停,日交易額達到少見的3億元。在一些投資者看來,拿下小米汽車這一客戶,無疑對提振業績有巨大助益。
根據一汽富維官網,公司以座艙系統、外飾系統、智能視覺、低碳化業務、衍生業務為五大核心業務,從零部件的產品開發、配套供貨到售后服務,同步跟進整車制造的全過程。其主要客戶除了一汽系的自主和合資品牌,還有廣汽、北汽、長城、蔚來、理想和小鵬等。
但是投資者的熱情很快冷卻下來。5日,一汽富維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進入采購組和提交報價并不意味著確定成為供應商,最終結果還需要等待小米的反饋。當天,一汽富維股價下跌3.41%,并在6日開盤后持續下跌。
事實上,與小米汽車傳出“緋聞”的供應鏈公司,不止一汽富維一家。
去年8月,據36氪報道,小米汽車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其首款車將推出兩個配置,分別搭載400V電壓平臺和800V電壓平臺,前者采用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后者采用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
而小米汽車的激光雷達則是由禾賽科技提供。據晚點Last Post報道,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將以1顆禾賽混合固態雷達AT128為主雷達,并以數顆禾賽全固態雷達作為補盲雷達,其售價上限將超過30萬元。
此外,多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曾透露將為小米汽車供貨。汽車動力控制零部件制造商奧聯電子確認與小米汽車在零部件方面展開合作,正在共同研發中。彈性裝置供應商美力科技也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與小米汽車的合作正在推進中。
對于外界傳聞的供應鏈成員,小米汽車卻極少回應。自2022年8月小米發布會上,雷軍稱未來兩年對造車傳聞不再辟謠,“只到了合適的時間再向大眾定期匯報”;小米相關人士在回應九派財經采訪時同樣表示。但無論如何,從諸多跡象看,小米汽車距離上市時間越來越近了。
(網傳的小米汽車諜照 圖源:網絡)
在今年一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兼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造車進展一切順利,已進入到研發加速階段,今年夏、冬季將分別進行夏測和冬測,小米汽車將按原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
另外,九派財經注意到,小米自建的汽車工廠一期工程目前已經有部分完工。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工程竣工備案信息顯示,6月30日,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二號廠房等2項;一號廠房、南一門等4項和綜合樓已經竣工。
(圖源: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據悉,小米汽車一期廠房于2022年4月開工,包括4個工廠,年產能為15萬輛。二期計劃2024年動工,2025年完建,產能同樣為15萬輛每年。
盡管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但小米汽車一直被視為最有力的“攪局者”之一。東吳證券研報預測,小米集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智能汽車等領域深度布局,2023年投入75億元-80億元,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龐大的客戶群體,小米汽車將在智能電動車下半場占有一席之地。
這離不開小米對造車的高昂投入。在官宣造車時,雷軍曾表示,小米汽車首期投資為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小米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去年小米在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方面投入為31億元,業務研發人員已經達到2300人,今年一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的投入為11億元。
九派財經記者 陳靜儀
編輯 郭梓昊
【來源:九派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