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8月14日,飛凡汽車在北京舉行“飛凡能量日”主題溝通會,并正式發布飛凡三電技術體系,飛凡位于北京的首座換電站也同步上線。
飛凡汽車換電站
(資料圖)
飛凡汽車是上汽集團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飛凡汽車旗下共有R7和F7兩款車型支持換電。飛凡汽車表示,飛凡換電站集成換電不斷電,2分半快速換電、DRIVE THRU貫穿式換電體驗、主動消防式換電站、更高單站電池容效等科技,從等待時間、換電速度、換電體驗和安全防護等方面為用戶提供舒適換電的體驗。
為擴張全國換電版圖,飛凡汽車將依托由上汽集團攜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和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聯合投資成立的捷能智電,加速全國換電補能網絡落地。在溝通會上,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建雙、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以及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等“國家隊”及企業負責人共同為飛凡換電站站臺。
飛凡汽車與“國家隊”攜手建站
目前,飛凡已在上海布局9座換電站,伴隨北京首站上線,飛凡汽車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蘇州、南京、鄭州、武漢、長沙、海口等10余座城市50余座換電站的落成。
此外,飛凡汽車也與捷能智電聯合推出的換電權益,包括換一度電送一度電,至高可享受1500度的送電額度。同時,換電站新進城市在限時30天內所有上線換電站均可免費換電。
同時,飛凡汽車還聯合捷能智電推出行業首個電池線上展示及零售平臺——電池商城,為選擇車電分離服務的用戶,提供更靈活的買斷電池渠道。在這種模式下,消費者可以直觀了解并選擇可更換電池的容量與壽命。
飛凡電池商城
飛凡汽車表示,目前全球共有超過15萬輛汽車搭載同款電池。其電池采用CTP(Cell To Pack,電池-電池包,即無模組電池包)雙層躺式電芯布局,電芯兩兩一組分布在格槽內,電芯間接觸面積減少70%,以避免發生熱失控的骨牌效應。
運用躺式方案設計的電池,由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研發,匹配躺式電芯的NCM523電化學體系,以改善電芯循環壽命,并采用柔性約束結構膠,能自適應電芯膨脹,兼顧彈性、牢固度、防熱和抗老化性能,以減少活性鋰損失。
雙層躺式電芯布局
此外,該電池匹配名為MULTI COOLING電池熱失控管理系統,通過預、導、臥、隔、疏五重軟硬件結合防護機制提高電池安全,最長可實現12年、100萬公里使用壽命。
飛凡汽車表示,該電池還通過了美國UL 2580標準認證。該標準要求要求電池單體發熱失控后,電池系統在60分鐘內不得起火。
在外部物理安全防護上,飛凡汽車表示通過縱向侵蝕引導、橫向高強度防御、上下磕碰防護的BPS電池保護等防護科技,至高可實現20%吸能效率提升的3D PLUS高強度底盤設計,并通過高壓元件和高壓線束的布置,實現對電池和電控系統的全方位保護。
此外,飛凡汽車還于會上介紹了有關飛凡電驅的技術,包括擁有直瀑式油冷、8層扁線繞組等科技直瀑式油冷電機。搭載該電機的飛凡F7后驅車型零百加速為5.7s,額定功率達160kW。
飛凡直瀑式油冷電機
長期以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焦慮和補能體驗一直是影響消費者選購的痛點問題。與傳統充電樁相比,換電模式擁有更高效的補能效率。同時,換電模式也獲得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再度強調“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
與此同時,換電模式通常也會受到標準問題以及運營成本的制約,因而加入換電陣營的企業數量仍然較為稀少,且多以面向B端的運營車輛為主,如吉利與重慶力帆合資的睿藍汽車。在面向C端用戶的換電企業中,目前只有蔚來的換電站規模相對較大,截至今年6月末,蔚來全國累計換電站數量達1500座,至2023年年底將超過2300座。
不過在集團戰略擴張及政策鼓勵下,包括上汽飛凡、廣汽昊鉑在內的車企也都加入到換電賽道之中。其中昊鉑已建成14座換電站,目標在2025年建成500座換電站。而在頭部企業的示范效應下,換電市場有望迎來更明朗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