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華為+賽力斯合作模式走俏,吉利與百度合作的集度汽車,自問世以來一直被業(yè)內(nèi)廣泛關注。然而,集度汽車的經(jīng)歷卻是一波三折,首款車型ROBO-01卻一直未上市交付,雖然早在去年廣州車展便登場亮相,但是卻意外缺席了今年的上海車展,甚至低調(diào)的集度汽車已經(jīng)快被業(yè)內(nèi)所“遺忘”。
就在這樣的檔口,集度汽車再起波瀾,“集度”退場,“極越”登場,集度更名為極越?從吉利汽車發(fā)布公告來看,首款車型叫做極越01,已登陸工信部新車申請目錄,是“吉利控股旗下”的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是不是,吉利和百度的合作再生變數(shù)?
這樣的信息無法確認,但是可以確認的是,百度和吉利合作的新車已經(jīng)獲得了“準生證”,這也是集度首款車型一直無法交付的主要障礙,也是無法正式參加車展的一個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極越汽車屬于“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吉利控股掌握65%的股份,則掌握35%的股份。
由此可見,極越汽車與集度汽車股份構成截然不同,集度汽車股比構成是“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之前,集度汽車的思路是雙方聯(lián)合研發(fā),由吉利汽車負責生產(chǎn),類似代工生產(chǎn)的模式。但是,最新規(guī)定要求新能源汽車代工要具備“雙資質(zhì)”,也就是委托方與受托方均需要具備生產(chǎn)資質(zhì)才能代工生產(chǎn)。
由于集度汽車主體是吉利與百度,百度不具備生產(chǎn)資質(zhì),所以集度汽車一直是“難產(chǎn)”狀態(tài)?,F(xiàn)在極越汽車屬于吉利汽車旗下品牌,就規(guī)避了所謂代工之說,這樣的合作模式百度的身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更像是一個Tier1的供應商角色,與華為和賽力斯合作比較接近。
這意味著,百度與吉利合作成功之后,可以將這樣的合作方式推廣出去,可能會有類似華為+賽力斯的問界、華為+奇瑞的智界這樣的,吉利+百度的極越、**+百度的*越…..百度定位與華為相似,百度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
早在去年,車市觀察便認為,集度存在的意義是給Apollo打個樣,核心還是要把Apollo推廣出去。集度意在B端而不是C端,也就是車企供應商而不是親自下場造車。如今,極越汽車正式登場則意味著,吉利和百度的合作已經(jīng)初步成型。
從工信部新車公告信息來看,極越01基于SEA浩瀚平臺打造,外觀來看就是集度Robo-01,對標特斯拉Model Y,長寬高分別為4853/1990/1611mm,軸距3000mm,屬于中大型SUV,搭載Apollo高階自動駕駛,有3個不同型號,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單電機和雙電機。
極越01能順利量產(chǎn)實屬不易,吉利和百度合作總算是落地,從合作之初的代工到現(xiàn)在的模式,雙方探索了一條新的合作模式。當然,極越01上市后,能否被市場所接受,就考驗百度Apollo的號召力,能否像華為自動駕駛一般,助力極越成為新能源車市一匹黑馬呢?拭目以待。不過,隨著吉利與百度合作落地,比亞迪與百度自動駕駛合作可能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