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3年杭州三批次土拍大戰落幕,12宗涉宅地,總成交166.6億。
(相關資料圖)
上午,運河新城、義橋、新塘等4宗地塊,直接線上成交,濱江連中兩元,偉星、保利各有斬獲。
下午,余下8宗進入線下搖號環節,坤和、中海分食龍塢姊妹地,龍湖補倉湘湖,華元補倉瓶窯,碧桂園首入浦沿,天陽入駐大江東,浙江中順控股競得喬司宅地,佛山市南海雅致投資競得閑林宅地。
本場土拍大戰中,競爭最激烈的是45號龍塢宅地,吸引到31家房企報名,中簽率3.2%。
至此,2023年前4月,杭州已進行了四次土地出讓(含2022五批次),累積成交地塊40宗,成交總金額583.2億。
龍湖碧桂園拿地
優質民營房企再度活躍
沒有核心寶地加持,三批次土拍的報名房企數量較一、二批次有所下滑。
不過意外的是,本場土拍大批民營企業開始出動拿地,12宗地塊,9宗由濱江、龍湖、碧桂園、坤和、天陽、偉星、華元等民營房企拿地。
尤其時隔一年,龍湖又在杭拿下了湘湖蜀山南宅地,成交總價7.5億。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龍湖集團拿地意愿明顯提升,20天內已在上海、深圳、西安獲取4宗地塊,總可建約54.7萬㎡。
今年3月,龍湖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地產航道總經理張旭忠在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曾透露:“龍湖會堅持以銷定支,將拿地的投資額跟銷售回款動態匹配,主動把握好投資節奏,圍繞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來布局,持續聚焦一二線高能級城市。”
碧桂園上一次在杭拿地,要追溯到2019年6月富陽的鉑璽灣和悅望名邸。
“這次就報了一宗地就搖中了,運氣確實不錯!”碧桂園浙江區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杭州是新一線城市,碧桂園一直都非常看好杭州。碧桂園在杭項目開發已近尾聲,本次參與拍地,是希望未來仍可以深耕杭州。
除了民營企業之外,中海、保利等央企,在杭也有積極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城投系房企已經基本在杭州土拍市場上消失了,說明市場面在積極向好,開發商們拿地信心倍增。
為爭奪生產資料
杭州外圍地塊也開始走熱
本場土拍的另一大看點是,12宗地塊中,大江東、瓶窯、閑林、喬司這些郊區板塊宅地也進入了“封頂搖號”之列,反而運河新城地塊爆冷底價成交。
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分析:“因為區位上在運河新城最北端,與臨平區崇賢僅一路之隔,地塊南面、東面均鄰近鐵路,再加上運河新城北區新房銷售一般,總體并非優質地塊。”
按照以往開發商的拿地邏輯是集中火力聚焦核心板塊的優質地塊,那么這一次,為何偏遠地塊也火了?
對此,一位央企參拍投資人士告訴潮新聞記者:“首先是場上多數房企都是存貨不足,缺糧了;其次是對杭州市場有信心,即便杭州的偏遠地塊也相比全國其他城市宅地更有去化優勢。另外,這一批都是偏遠地塊為主,所以參拍的房企相比前兩批明顯少了,競爭相對更小,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參拍的民企更多。”
尤其華元搖中的瓶窯地塊,參拍房企僅兩家,竟然較量至搖號。據記者了解,與華元爭奪到最后的是博策,兩家均為民企。一位民企投資人士分析:“民企拿地更為靈活,而且只有兩家互博,一定程度上會存在非理性的沖動。相對來說,閑林和大江東地塊能搖號更好理解,因為閑林的是低密地塊,后期去化不成問題,大江東則是稀缺核心區宅地,到時候進入新房市場或許又是一個爆款。”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