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元宵佳節當天,距離準備午飯還有一段時間,寶坻區爾王莊鎮劉萬莊村的村民張小霞就煮上了一大鍋元宵,盛出滿滿一大碗,送到行動不便的鄰居馮志華家中,甜甜的元宵香味彌漫在屋中,濃濃鄰里情溫暖人心。
“趁熱嘗嘗,有好幾種口味呢。”“這么多,幫我盛出一小碗吧。”“給你筷子。”“這個是芝麻餡兒的,我愛吃。”
馮志華告訴記者,張小霞每次來到她家,都會幫著干一些活兒。比如到院子里摘下晾干的衣服,疊好收進衣柜,看見垃圾桶已經裝滿,她又直接拎到村頭的垃圾收集點。
村干部劉玉志告訴記者:“馮志華的丈夫在十年前因病去世,她腿腳不好,得長時間坐輪椅。這些年來,張小霞一直照顧著她,有情有義。”
“我們街坊四鄰地住著,只要能幫上忙的,我一定會盡全力去幫助她。”張小霞的話語中透著樸實。今年春節的前幾天,張小霞在家里接到了馮志華的電話:“你趕緊來!快點啊!”張小霞聽著馮志華語氣很急,自己也慌了,穿著拖鞋就往外跑,出門看見幾個村民,也被她喊著去了馮志華家。結果虛驚一場。原來是馮志華在家做飯,不知道哪里操作不當,弄得滿屋子都是煙,報警器響個不停。大家趕緊開窗戶通風,關閉燃氣總閥門,這個“小風波”終于安全地過去了。
馮志華回想著這些年的鄰里情,她動情地說:“這么多年,多虧了小霞,跟親妹子似的,老有說不完的話。我愛吃她家做的蝦醬,每次做了都會給我送一些來。”
“我沒覺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都是一些小事,不值一提。她一個人拉扯孩子不易,艱難的時候,村里人也都會幫襯她。平時街坊四鄰的都愛來她家聊聊天,還不是因為她人好嗎,我們都愿意來。”
因為每天都見面,張小霞有一個想法,“當鄰居30來年了,兩家就一墻之隔,過些日子準備把墻打通,這樣照顧起來也方便。”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在張小霞和馮志華的身上得到了最好、最真實的詮釋。她們還將繼續譜寫新時代好鄰居的優美贊歌。(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