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既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現(xiàn)代化花園城市,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我扎根這片熱土,與這座城市同頻共振……”近日,韓必省向記者深談了他對天津的感受。
韓必省是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政協(xié)天津市第十五屆委員會常委,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民革天津畫院院長,中國民航大學、天津中華文化學院、天津商業(yè)大學、閩江學院客座教授。其從事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40余年,先后在法國、韓國、日本、英國及國內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書畫作品被多家機構收藏。
北上津城拜師學藝
(相關資料圖)
韓必省從小喜歡寫毛筆字。上小學時,每到春節(jié),他便搭上案幾,為街坊四鄰書寫春聯(lián)。其間,他偶然看到了劉奎齡先生繪制的《百獸圖》畫冊,獅、虎、豹、象、狼、熊、鹿、狐等數(shù)十種動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畫面,深深地觸動了他。自此,韓必省決定北上求學,追尋劉奎齡、劉繼卣父子的藝術足跡。
19歲那年,他背上行囊,迎著瑟瑟秋風,從家鄉(xiāng)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小云兜乘船順流而下,再倒乘大巴車到金華,坐上“綠皮車”抵達天津。出站后,他第一次看到了美麗的津城,這正是他此后念念不忘的第二故鄉(xiāng)。
一邊求學,一邊學藝,他堅持著自己的藝術夢想。其先后拜孫其峰、蕭朗、龔望、劉炳森、華非等大家學習書畫,老先生們給予了他無私的教誨和莫大的鼓勵。
潛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韓必省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新聞單位任實習編輯。不過,他追求藝術的夢想從未改變,每周都會穿梭于津城各處拜師求學。
1995年,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書畫之夢,韓必省涉足文化產業(yè)。最初,接到了一個單位設計印制畫冊的業(yè)務,他親自操刀、精心策劃,作品一炮打響,聲名鵲起。2001年,“三省堂”成立,作為中國早期的藝術畫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以“三省堂”為陣地,陸續(xù)為著名書畫家舉辦展覽,引進國外高端藝術展示,定期舉辦藝術交流,承辦藝術品交易。“三省堂”一時風生水起,吸引了眾多的書畫大家及愛好者,推動了天津文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創(chuàng)作時代書畫新風
2013年,韓必省歷經10年構思、3年繪制而成的《百猻諧樂圖》亮相。作品長15米、寬1.5米,畫面上百余只猴子神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為了搜集素材,他曾數(shù)次登上峨眉山、走進云南的熱帶雨林,他每天必看《動物世界》尋找靈感,甚至還遠赴馬達加斯加,近距離觀察猴類的生活習性,帶回了大量珍貴的寫生作品。該畫曾先后在山西、北京和天津進行巡展,引起社會轟動,獲得廣泛贊譽。
多年的創(chuàng)作寫生,韓必省曾游歷過許多美麗中國的山山水水,他產生了舉辦一次以“綠水青山”為主題展覽的想法。為籌劃此次展覽,韓必省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多次到浙江湖州安吉寫生創(chuàng)作,用步伐丈量綠水青山,用墨筆描摹金山銀山,勾勒了數(shù)百張的畫稿,并從中精選出近百幅作品用于畫展。
2017年11月,由全國政協(xié)書畫室、民革中央畫院、天津市政協(xié)港澳僑委、天津民革市委會主辦,天津美術館、民革天津畫院承辦的《綠水青山——韓必省山水畫展》在天津美術館成功舉行,實現(xiàn)了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式,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fā)展理念的夙愿,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在幾十年的藝術跋涉中,韓必省先后加入天津書協(xié)、天津美協(xié)及中國書協(xié)。他的書畫藝術,得到了國內很多知名專家的關注和鼓勵。馮驥才先生對他的山水畫曾做過如此評價:“在韓必省筆下的那些山川風物里,常??梢娫鲿r代吳門畫家的身影一閃而過。諸如沈周、黃公望、吳鎮(zhèn),等等。”
回報社會寫就真愛
“只要有愛心,就能感染他人,擴散正能量,讓整個社會變得更溫暖。”韓必省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韓必省協(xié)同一些組織和單位,通過義捐和義賣的形式為災區(qū)籌款,自己也通過相關部門捐款10萬元;2014年、2022年,他隨民革天津市委會先后兩次到貴州省畢節(jié)市納雍縣昆寨鄉(xiāng)新民村進行文化下鄉(xiāng)活動。多年以來,捐資助學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情,他先后向天津美術學院、南開大學等學校的貧困生給予資金幫助,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
接受記者采訪時韓必省深情地說,是海河開啟了我的藝術之夢,是諸位藝術大家給了我藝術滋潤,是天津讓我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