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天津市聚焦強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促進技能人才培養、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建立了以“海河工匠杯”為帶動,以行業和區域競賽為主體、以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社會廣泛參與、財政資金適度保障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激勵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營造出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社會氛圍。
通過選拔,本市共有78名選手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69個項目的角逐,其中2名選手獲得金牌,1名選手獲得銅牌,23個項目獲得優勝獎,位列金牌榜第8名。1名選手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并斬獲銀牌。為備戰第二屆全國大賽,市人社部門將近兩屆技能大賽涌現出的優秀選手進行集中選拔、集中訓練,力爭取得成績新突破。
昨日(8月24日),記者走訪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高級技術學校和天津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在實訓基地觀看了選手備賽實訓情況。
目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附屬高級技術學校各集訓隊已圓滿完成各階段訓練、選拔任務。現階段,在教練團隊的努力下,參賽選手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在專家指導下,教練團隊對技術工作文件和樣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針對性訓練計劃和措施,精心組織訓練,督促參賽選手貫徹落實訓練計劃,提高參賽選手綜合競賽能力。各集訓隊鉚足干勁,奮力拼搏,向獎牌發起沖鋒。
培養一名合格且優秀的信息網絡布線世賽選手,往往需要經歷三至四年的培訓周期,這期間,從基礎的衣食住行再到師資配備、設備提供,再到選手心理疏導、體能訓練,需要全方位的條件支撐。
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的張洪豪曾獲得全國冠軍,世賽銀牌,現在,他負責學員的實訓工作。沖刺階段的時間相當寶貴,所有備賽選手沒有節假日,每早七點半,他都會組織選手進行至少1小時的體能訓練,回到訓練場地,他就把英語錄音拿出來播放,讓選手們適應賽場的環境,選手一邊熟悉英語專業術語,一邊進行專業技術等一系列的訓練任務,每天的訓練都要在15個小時以上。(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