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服務好軍人軍屬,就是服務強軍;愛護‘兵之源’,才能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兵員。”濱海新區寨上街武裝部部長劉勇告訴記者。黨的二十大以來,寨上街道針對“00后”新問題、“軍地協作”新特點,推出包括“部長有約”在內的多項工作機制,2023年以來,聯系服務官兵及軍(烈)屬600余人次,解決應征青年和現(退)役軍人現實困難140余個。
今年上任伊始,劉勇與軍人軍屬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得知家屬們有不同的困難,便萌生了設立“部長有約”的念頭。他們定下了周三、周五開門赴約,無論大事小情,來者不拒,主打一個“嘮”。
今年年初,剛入職街道工作的韓玥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敲開了“部長有約”的會客室大門。作為退伍海軍士官,她與同在某新型護衛艦支隊工作的參謀劉彤葉結為伉儷,但駐地一南一北,算上護航任務,相隔何止千萬里。如今回到地方,兩地分居的他們彼此牽掛,走與留成為“心病”。
為此,劉勇主動與韓玥君愛人所在部隊取得聯系,了解到他在部隊表現優異,通過軍地多次磋商,形成培養培育共識,打消了小兩口的顧慮。自此,劉彤葉更加積極投身部隊建設,圓滿完成多次重大演訓任務,光榮晉升上尉軍銜。“部長有約”首戰告捷。劉勇說:“培育一個好苗子,就多一份戰斗力,這個事干的值!”
一傳十、十傳百,“部長有約”成了群眾口口相傳的佳話。應征青年有困惑,請約部長;現役軍人和家屬有難處,請約部長;退役軍人有訴求,請約部長……上半年以來,劉勇先后帶隊慰問困難軍屬和退役軍人37人次,從就業安置到創業幫扶,累計為28名應征青年答疑釋惑。轄區青年參軍志愿愈發高漲,退役軍人榮譽獲得感愈加充實,尊崇軍人的社會氛圍愈發濃厚。(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