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質量強市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印發《天津市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從提升民生消費領域質量水平、提高產業基礎質量競爭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品質提升、促進服務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強化質量變革創新有效推動質量提升、強化實施保障六方面入手,為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提供切實有效的路徑方法,為質量強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方案》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直面市場需求和群眾關切,聚焦突出問題、明顯短板和發展關鍵,堅持一個一個行業抓、一類一類產品抓,著力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質量難點,化解一批民生消費領域質量痛點,更好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優先升級,更大力度保障優質產品、工程和服務有效供給,對全市質量提升作出了安排部署。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質量供給與需求更加適配,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品適用性進一步增強,建筑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生產性服務加快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明顯提升。產業基礎質量競爭力不斷增強,科技賦能質量變革作用充分顯現。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顯著提升。
《實施方案》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提出24條具體措施,包括:擴大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技術;提升食品質量水平,深入推進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提高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用品適用性,開展“一老一小”特殊人群適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水平,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建筑工程質量評價試點;提高裝備產品質量可靠性,充分利用首臺套等相關產業政策,提升電子裝備、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推動平臺企業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小而美”網絡品牌;推動居民生活服務高品質發展,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因地制宜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推進完整社區、活力街區建設;促進生產服務專業化融合化發展,加大涉農金融服務供給;提高流通服務綠色化規范化水平,加快城市配送綠色貨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組織產業鏈核心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入銜接,依托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研究解決制約產業發展“卡脖子”技術難題;強化示范引領,推進質量強國標桿城市和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等。(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