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城市供水助力高品質生活創造暨引灤入津工程通水四十周年”新聞發布會獲悉,引灤入津工程通水40年來,本市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
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洪府介紹,引灤水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引灤通水以來,本市始終把節水作為一項戰略措施常抓不懈,于2002年在全國率先出臺節水條例,配套制定水平衡測試管理規定、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管理辦法、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等多項節約用水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節水法規體系。
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堅持優水優用原則,高效利用引灤等外調水服務市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合理開發地表水資源用于農業和生態,不斷增加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源配置力度。2022年本市供水總量33.55億立方米,其中非常規水占比18%,較2012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深化水價制度改革,推行不同區域、不同用途差別定價,嚴格落實自來水階梯水價,積極構建起節水型價格機制。加強用水總量、強度“雙控”,狠抓計劃用水管理,嚴格落實建設和規劃水資源論證,加強用水定額管理,累計制定工業、生活、農業用水定額449項,帶動發展高效節水行業,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產業和相關技術。此外,深化節水型載體創建,本市16個行政區全部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累計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1741家、節水型居民小區1340個。(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