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思琦 深圳報道
11月25日,深圳市統計局公布2022年1-10月深圳經濟運行情況。顯示1-10月,深圳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工業生產持續增長,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的拉動效應依舊顯著。
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工業表現來看,1-10月,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和1-9月持平。從行業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1%、6.0%、8.0%。
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2.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3.8%。
“汽車、手機、無人機三大高技術產品作為深圳制造業的抓手,支撐起了工業生產的盤子。”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宋丁表示。
數據顯示,1-10月深圳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能手機、民用無人機產量分別增長212.7%、124.4%、35.4%、31.4%。
縱觀上述主要高技術產品,都可在深圳找到一家全球知名的“鏈主”型企業,以“頭雁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日前發布的10月產銷快報顯示,1-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141.1萬輛,同比大漲233.53%。
而在5G智能手機行業,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榮耀2022年第三季度出貨量1273萬部,市場份額17.8%,排名國內市場第二。11月23日于深圳坪山舉辦的榮耀新品發布會上,榮耀Magic Vs折疊屏新機正式亮相,將向折疊屏市場的第一梯隊發起沖擊。
“三駕馬車”拉動效應顯著
從需求側看,1-10月,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繼續拉動深圳經濟企穩向好。
投資的表現尤為亮眼。1-10月,深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增長31.3%,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3.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4%。
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1.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7%。高技術產業投資活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4.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40.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9.0%。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85.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44.2%。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11月21日發布今年1-10月深圳市重大項目進展情況。2022年深圳全市共安排重大項目968個,總投資3.9萬億元,其中,建設項目687個,年度計劃投資2657.6億元。1-10月,687個市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72.8億元,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6.8%。
消費方面,10月份,市場銷售增長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比9月份提升3.3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長16.7%,其中,汽車類增長33.1%。
汽車消費的迅猛增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市、區一級的眾多政策利好。根據《深圳市促進新能源小汽車消費補貼申領實施細則》,在深圳市內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將獲得最低5000元、最高2萬元補貼,補貼期限至12月31日。具體到各區,南山“我愛購 南山行”、寶安“暢購愛車”、光明“汽車歡樂購”等購車補貼活動亦吸引眾多市民參與。
1-10月,深圳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64.83億元,同比增長2.4%,比1-9月提升0.7個百分點。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4.2%;餐飲收入下降11.2%。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8.2%、23.1%。
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4.5%、10.4%。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2%。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表示,內貿表現亮眼的同時,深圳已連續29年居內地外貿城市榜首,是偏外向型經濟城市。今年以來,深圳相繼出臺5個“30條”政策舉措,政策的普惠性、實用性為深圳外貿注入活力。
今年1-10月,全市進出口總額29787.62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出口17753.76億元,增長17.0%;進口12033.86億元,下降6.7%。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7.8%,占進出口總額的51.0%,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深圳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10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119295.24億元,同比增長8.8%。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82709.90億元,同比增長9.4%。
此外,居民消費價格呈現溫和上漲態勢。1-10月,深圳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3%,漲幅比1-9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2%,衣著價格上漲0.8%,居住價格上漲0.5%,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9%,醫療保健價格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2%。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