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油價的連連攀升也讓不少車主叫苦不休,直呼壓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不需要用油的新能源汽車變得越來越受消費者的歡迎,銷售量出現了明顯的提高。如今網上有人討論,國內油價新調整,為何嘲諷燃油車的600萬新能源車主,笑不出來?
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去年國內總計銷售的乘用車數量為2014.6萬輛,和2020年的數據相比增長了4.4%。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就達到了288萬輛,和2020年的數據相比增長了169%。
(資料圖片)
但是傳統燃油車的銷量卻出現了下降,2021年的銷量比2020年減少了102萬輛。似乎新能源汽車具有的某些優勢也是燃油車無法媲美的。就拿成本來說,新能源汽車跑上1公里的成本大概只有1毛左右,而燃油車跑上1公里的成本大概需要六七毛。
但是如今卻又有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車主開始怨聲載道,原來是因為他們開車的成本甚至要高于燃油車。雖然不需要為日漸上漲的油價買單,但是其他方面的成本也不容小覷。那么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就是保險方面的成本。燃油車的歷史要比新能源悠久的多,所以包括保險在內的各個方面體系也是比較完整的,出了什么問題解決起來非常迅速。而新能源汽車有所區別,它出現的時間并不長,技術也并非盡善盡美,像電池的維修和保養等技術就需要繼續研究和完善。除此之外保險更是一大難題。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它似乎比燃油汽車更加需要謹慎。
這是因為這種類型的汽車動力更加充足,剎車也靈敏,所以追尾和碰撞的情況不在少數,這勢必會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壓力。我們還需要關注到的是新能源汽車在維修的過程中也面對比較大的難度,所以成本必然會更高一些,這當然也會讓保險公司的賠償壓力增加。
想必大家也了解,電池可以稱得上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假設電池出現了問題,更換或維修的費用可一點也不便宜,花上個幾萬乃至十來萬都是很有可能的。當新能源汽車發生事故導致電池出現問題時,這部分費用還是需要保險公司承擔。
目前來看,國內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體系并不是很完善,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最終,一切還是要轉移到車主身上,他們需要交的保費就變多了。另外就是充電方面的成本。
其實很多燃油車的車主不考慮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就是覺得電池充電太麻煩了,雖然針對充電設施的建設正在不斷完善,但是相關體系還是存在問題的。比方說在去遠途的路上需要充電卻找不到充電樁怎么辦?或者節假日高峰期排隊充電的人太多怎么辦?充電本身的成本加上時間成本同樣需要引起車主的重視。
我們還需要關注到,和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可能沒有那么高。最近幾年我們總是能在新聞中看到關于新能源汽車的事故,比如自燃、充電樁起火導致汽車燒毀、無法剎車導致的車禍……這也讓不少車主憂心忡忡,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結語
也是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最近幾年表示后悔的新能源汽車車主變得越來越多了。但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體系的完整,未來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會慢慢解決的,也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國內油價新調整,為何嘲諷燃油車的600萬新能源車主,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