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別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欲和暴食。
2、色欲-不合法禮的性欲,例如通奸。
(資料圖片)
3、(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2、暴食-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欲、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
4、(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3、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
5、(但丁的觀點,貪婪是“過度熱衷于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4、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
6、(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但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5、暴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予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暴怒。
7、6、嫉妒-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欲望)7、傲慢-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
8、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優秀的存在。
9、擴展資料:七宗罪的相應懲罰:色欲:在硫磺和火焰中熏悶。
10、2、暴食:強迫進食老鼠,蟾蜍和蛇。
11、3、貪婪:在油中煎熬。
12、4、懶惰:丟入蛇坑。
13、5、暴怒:活體肢解。
14、6、嫉妒:把眼睛縫上。
15、7、傲慢:輪裂。
16、同時,七宗罪也不是無可救藥的。
17、七宗罪都有相應的真性:傲慢、嫉妒、憤怒、暴食、淫欲、貪婪、懶惰;自信、進取、專注、成長、戀愛、希望、安逸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宗罪七原罪一般指七宗罪(天主教教義中的七個原罪),罪行按嚴重程度遞減依次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欲和暴食。
18、各種罪行其實環環相扣,所以各種各樣的動機也被假設成是與各種罪行相連。
19、例如驕傲(過度迷戀自己)其實暗示了貪食(過份消耗或浪費食物),其余各種罪行亦有相同的連系。
20、每種罪行其實在表現出自視比神更重要,因而未能全心全意全神地投入去愛神。
21、學者和神學家們也利用了屬性(attribute)和原因(substance)設立圖解(schema)來解釋這些罪行。
22、天主教在中國擁有漫長而復雜的歷史。
23、目前中國天主教地上教會公開的最高組織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即中國天主教的“一會一團”,21世紀信徒為700萬人以上。
24、不過中國天主教還有近900萬信徒宣誓效忠圣座,他們就是天主教中國教會,一般俗稱為忠貞教會。
25、擴展資料:七宗罪的相應懲罰:色欲:在硫磺和火焰中熏悶。
26、2、暴食:強迫進食老鼠,蟾蜍和蛇。
27、3、貪婪:在油中煎熬。
28、4、懶惰:丟入蛇坑。
29、5、暴怒:活體肢解。
30、6、嫉妒:把眼睛縫上。
31、7、傲慢:輪裂。
32、同時,七宗罪也不是無可救藥的。
33、七宗罪都有相應的真性:傲慢、嫉妒、憤怒、暴食、淫欲、貪婪、懶惰;自信、進取、專注、成長、戀愛、希望、安逸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原罪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欲和暴食。
34、傲慢傲慢指一種精神狀態,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態度、表情、舉止。
35、也指看不起別人,對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態度。
36、也指七宗罪之一。
37、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若干類,譬如從性質來分,有煩惱心、善心等;從認識結果來分,有正確認識(量)、錯誤認識(非量)以及猶豫不定心等。
38、傲慢則屬于煩惱心。
39、所謂傲慢,是指通過對比自他而在內心產生的一種洋洋自得的心態。
40、2、嫉妒嫉妒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應當團結的人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故一旦放任即可能產生嫉妒心,它讓人感受到難過的滋味,嚴重時,人自然會產生恨的情感。
41、嫉妒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心理狀態。
42、別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顯出來的聰明才智,可以成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也都容易成為他們嫉妒的對象。
43、3、憤怒憤怒,不僅僅指當愿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而如今也存在于對社會現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與自己無關事項的極度反感。
44、后者多發于社會性動物群體之中,成語如“義憤填膺”。
45、憤怒被看作一種原始的情緒,它在動物身上是與求生、爭奪食物和配偶等行為聯系著的。
46、4、懶惰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
47、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48、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猶豫不決。
49、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愿望進行活動。
50、同學們當中有些人的懶惰突出表現在日常學習、日常生活方面。
51、5、貪婪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滿足。
52、因貪心而不滿足,比喻做事愛占小便宜。
53、《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猒乎求索。
54、”?王逸注:“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55、”意思是:眾人都有貪婪的欲望,但任何事都不是不勞而獲的。
56、6、淫欲指色欲、情欲、性欲。
57、佛教認為,淫欲是六道輪回之源。
58、若淫欲心不除,學佛則如飲鹽止渴,徒勞無益。
59、正如佛在《楞嚴經》中所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60、”又云:“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61、故出離欲界的根本方法即是要從斷除淫欲心下手,其余的戒律就可次第而攝。
62、否則,勿言成佛,連人道福德也會虧損凈盡。
63、但在學佛的道路上,佛教權巧開許了在家居士于夫妻之間的正淫,但其中也有很嚴格的規定。
64、7、暴食暴食,又稱為神經性貪食癥,是進食障礙的兩大主要綜合征之一,是一種反復出現的發作性暴食,并有過分控制體重的觀念為特征的綜合征。
65、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是多發群體。
66、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原罪七宗罪 ,the seven deadly sins):傲慢 (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懶惰(Sloth),貪婪(Greed),饕餮(Gluttony),以及欲望(Lust)。
67、 七善美 :「真誠」、「笑容」、「真摯」、[信義]、「決心」、「責任」、「希望」。
68、憤怒之罪。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