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狽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láng bèi,指困頓窘迫;比喻彼此勾結。
2、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
3、如: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狼狽不堪。
(相關資料圖)
4、2、形容自尊心很受傷害。
5、如:在三個人的感情中,他狼狽退出。
6、出自:《金瓶梅詞話》第二六回:“可憐這來旺兒 ,在監(jiān)中監(jiān)了半月光景,沒錢使用,弄的身體狼狽,衣服藍縷,沒處投奔。
7、”擴展資料:近義詞:尷尬反義詞:狼狽尷尬,通常是說人遇到的一種情景,讓人覺得窘迫。
8、都形容在心理學上,意味著自身或見到他人,在某種場合下,被逼迫到窘境,發(fā)生了無法預料的情況,而體現(xiàn)出的不知所措,造成問題逃避,發(fā)怒以及沉默等行為。
9、處于兩難境地無法擺脫。
10、出自:沙汀 《老煙的故事》:“至少他是平靜下來了,沒有那種坐立不安的尷尬神情。
11、”2、坦然,是指坦白,心安,神情坦然。
12、例句:魯迅《彷徨·祝福》:“冬至的祭祖時節(jié),她做得更出力,看 四嬸 裝好祭品,和 阿牛 將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13、”狼狽,本義為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狼狽為奸指的是 狼和狽常合伙傷害牲畜。
14、以后逐漸發(fā)展為:用來比喻兩個或幾個人聚集在一塊,相互勾結做壞事。
15、【解釋】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16、2、形容自尊心很受傷害:在三個人的感情中,他狼狽退出】 狼 狽 【拼音】 láng bèi 【基本解釋】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17、 2、形容自尊心很受傷害:在三個人的感情中,他狼狽退出。
18、 詳細解釋 探源 (1)指困頓窘迫。
19、《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寬、衢(音:qu二聲)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
20、”;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1、”;《后漢書·任光傳》:“狼貝(狽)不知所向。
22、” (2)比喻彼此勾結。
23、如:狼狽為奸,見段成式《酉陽雜沮·廣動植》。
24、 含義 狼和狽是兩種獸名。
25、 狼狽為奸的原意思是說: 狼和狽常合伙傷害牲畜.以后逐漸發(fā)展為:用來比喻兩個或幾個人聚集在一塊,相互勾結做壞事。
26、 其實狼是一種比較兇殘的動物,狽是一種大腦非常機靈的動物. 狽是一種前腿短后腿長的動物,但是狽自己不能行走,只能是靠爬在狼的身后,借助狼來行動.一般狽是不行動的,他只給狼出謀劃策.如果狼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把狽背出來,讓狽做他的軍師,狽是靠吃狼打獵來的食物來生存的。
27、 正是由于狼和狽的有機結合,才使得它們屢屢得逞. 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 所以用‘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28、是兩種動物,因為在食物鏈上有互補的原因,所以形容兩個關系較好,又因狼狽都是有一定智慧,善于計謀捕獵,所以被形容奸詐,含有貶義!。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