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豪華品牌相繼公布在全球汽車市場和中國市場的2022年銷量,豪華車市去年的排名也相繼公布。和預料中一樣,BBA三家一線豪華品牌繼續占據銷量前三名,但大部分豪華品牌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轱轆哥研究后發現,豪華品牌銷量下降除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外,還與品牌轉型電氣化路線有關。雖然大部分豪華品牌都推出了相應的新能源產品,但消費者完全接受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銷量上的助力相當有限。
(資料圖)
車市環境影響大,被迫使出渾身解數
日前,豪華品牌陣營中的沃爾沃率先公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報告,當中的各項數據隱藏著大量的信息,甚至還能一窺豪華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
數據顯示,2022年沃爾沃汽車全年營業收入高達3301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17%;營業利潤高達223億瑞典克朗,利潤率為6.8%。值得注意的是,沃爾沃在華純電車型銷量更是增長了201%,成為了沃爾沃的業績亮點之一。
與之相對的是,2022年傳統燃油豪華車市場容量下滑8%。或是為了提高營收,更多品牌選擇專注于利潤較高的高端車款。相關數據顯示,奔馳GLC、奧迪Q5、寶馬X3這三款車型是年銷量超過14萬輛的傳統豪華SUV,奔馳E級、奔馳C級和奧迪A4等車型的年銷量相比往年也有所上漲。
高端車型成豪華品牌的發力重點,此外,有消息透露今年以來不少豪華品牌車型都有數萬元的優惠,刺激銷量增長。
在電動化領域,投入和收獲成正相關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豪華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6%,其中新能源豪華車市場則同比增長49%。
以沃爾沃為例,其純電動車型的銷量占據總銷量的11%,而這個數據在去年僅為6%,換算下來全年售出了1.8萬輛左右純電動汽車。考慮到品牌已經進軍電氣化領域已有兩年時間,沃爾沃在電氣化領域的成績并不出色,只能說是“差生進步大”。除了沃爾沃,其它豪華品牌也在加大電動化轉型。
寶馬和奔馳是所有豪華品牌中電氣化領域布局得比較全面的車企,在去年獲得的銷量數據也比較出彩。據了解,寶馬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在2022年的銷量同比增長達91.6%。要知道,2022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導入了五款車型,包括寶馬i7、寶馬i3、寶馬i4、寶馬iX以及寶馬iX3。奔馳旗下的能源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143%,在售的新能源車型達到了10款,而且當中有4款EQ產品已經完成了國產,價格相對而言也更加親民,這都是奔馳進軍新能源市場的底氣。
反觀二線豪華品牌陣營,電氣化的發展還是比較保守的。凱迪拉克雖然和沃爾沃一樣,宣布將在2030年全面電動化,但目前的產品布局并不激進,只有凱迪拉克銳歌一款產品,而且該車型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交付數據上掀不起太大風浪;雷克薩斯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所有細分市場都提供電動汽車,但相信不少朋友已經看出這句話的潛在意味——雷克薩斯不愿在2030年前完全放棄燃油車。
自主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可以帶來多大沖擊?
在近年來新能源快速變革的趨勢下,主流傳統豪華品牌的轉型已經顯得有些吃力,而這也給了中國新能源品牌反攻的機會。一汽紅旗以及國內其他新能源車企可能會成為外資豪華品牌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的主要競爭阻力。
自從徐留平入職一汽集團擔任董事長之后,紅旗品牌的銷量成績呈現出明顯的增長。不過在新能源領域,紅旗的兩款產品——E-HS3和E-QM5兩款產品主要針對B端市場。看到新能源的發展大勢,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紅旗表示將技術創新全部用在新能源汽車上,并停止傳統燃油車技術和產能的新增投入,下一步還將構建四個新能源子品牌。
根據目前已經透露的消息,紅旗已經發布了基于全新架構開發的三款紅旗新能源家族產品,分別為紅旗E001、紅旗E202和紅旗E702(均為代號)。
除此之外,新勢力品牌以及傳統自主品牌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銷量實現了大幅增長。具體來看,蔚來和小鵬在2022年分別累計交付12.2萬輛和12.07萬輛新車,分別同比增長34.0%和23%,這兩個數據已經非常接近二線豪華品牌在華的總銷量,更別說與旗下新能源進行對比了。理想汽車旗下的理想L9和理想ONE更是分別斬獲了大型SUV和中大型SUV銷量雙料冠軍,并且在國內市場已經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而傳統汽車品牌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也拿出了不錯的成績,極氪001在2022年全年累計交付71941輛,近幾個月的月交付量穩定在1萬輛左右;嵐圖夢想家、智己LS7等車型的交付數據不斷上升,中國品牌車型在30萬元以上級別市場的滲透率也越來越高,他們也搶走了原屬于豪華品牌的新能源市場份額。
不可否認,國產品牌的崛起給豪華品牌在華布局新能源領域加大了難度,豪華品牌如今要面對的競爭對手遠比幾年前要多。我們再想長遠一些,如果豪華品牌不抓住此次的發展機會,可能很難在新能源市場再有起色,倘若燃油車時代過去,淘汰的風險是不是落到他們的頭上?
銷量下滑和電動化趨勢引發了眾多豪華品牌的危機感,但好在豪華品牌轉型動作迅速,選擇“梭哈”的沃爾沃也獲得一定的成效。不過,這樣的成效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來看有些微不足道,這也是其他豪華品牌往電動化轉型所面臨的陣痛。在轱轆哥看來,新能源車市之戰不是一場零和游戲,厚積薄發才是笑到最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