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再上風口浪尖,寒冬恐難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內部員工對外透露,公司已經實施全員停薪留職的政策,并且沒有任何補償。市場部被通知居家不辦公,也不給N+1。
對此,威馬方面給出的回應是,“消息不實,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這是2023年1月12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其微博發布的一句話,這也是威馬汽車現有的困境。
此前,紅極一時的威馬汽車,在去年一整年,僅僅賣出了3萬輛出頭,而其他新勢力品牌“蔚小理”、零跑、哪吒都賣出了超過10萬輛的好成績。
事實上,威馬汽車的起點并不低,威馬汽車算得上是國內最早一批的造車新勢力,成立于2015年,曾經和蔚來、小鵬、理想一起被網友并稱為“新勢力四小龍”。
2017年,威馬生產出首款量產車型EX5,并于次年實現量產交付。此后,威馬又陸續推出了W6、EX6等車型,年交付量逐年攀升,從2019年12799輛上升至2021年44152輛,此時威馬已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企業。
不過好景不長,在2019年拿下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第二的成績后,威馬開始走下坡路。伴隨研發投入的降低,威馬的技術發展陷入停滯。官方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三年期間,威馬汽車凈虧損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總虧損近175億元。
在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威馬已經先后被曝出資金鏈斷裂、聯合創始人離職等一系列消息。
2022年11月,一封內部信傳出,將威馬汽車問題公開化:為緩解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并停發14薪年終獎。
如今,“全員停薪留職”再次將威馬推上風口浪尖,威馬的寒冬能否熬過去,還得看自身內部能否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