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卸車、天然氣重卡、載貨車,三大重卡細分市場都遭遇了較大程度下滑,年底仍未走出下滑通道。2023年首月,這三大細分市場需求是否有改善?是否有個別市場已提前回暖?
自卸車:銷1219輛降4成
2023年1月,國內自卸車銷量為1219輛,較2022年同期銷量(4735輛)下滑41.3%,形成“21連降”,不斷刷新近5年來單月銷量新低(2022年10月創最低,1074輛);環比上年12月銷量下滑41.3%,未現回暖跡象。
(相關資料圖)
不過,在房地產行業政策逐漸寬松、穩經濟政策顯效、疫情緩解等有利因素下2023年一季度,基建及房地產行業景氣度或逐步回升,將拉動自卸車需求增長。近日,浙商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2023年1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3.5萬億,同比多增由8700億升至1.4萬億,達到歷史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基建與制造業挑大梁,這將促進工程機械需求回暖。
從單月開票銷量來看,2023年1月,陜汽、重汽、紅巖、柳汽、解放,5家企業依次霸居國內自卸車銷量前5強;前4強企業單月銷量均超100輛;前5強企業以負增長為主,僅陜汽實現逆勢高增長,較去年同期上漲63%;陜汽自卸車銷量424輛,市場份額高達34.8%,從去年同期的行業第五飆升至行業第一,奪得自卸車市場首月銷量冠軍。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1月,前3強、前5強自卸車企業合計份額非常高,頭部效應顯著。開票數據顯示,1月,前5強企業自卸車銷量合計達979輛,合計份額高達80.3%,市占率減少1.3個百分點;前3強企業合計份額高達65.6%,較去年同期份額擴大0.1個百分點。
天然氣重卡:銷2073輛降13%
2023年1月,國內天然氣重卡銷量為2073輛,較2022年同期銷量(2374輛)下滑12.7%,形成“17連降”,目前仍未走出下滑通道;環比上年12月銷量增長8.2%,釋放出市場需求緩慢回暖信號。
從單月銷量來看,1月,解放、陜汽、歐曼、重汽、大運,5家企業依次霸居國內天然氣重卡行業前5強;前5強企業銷量均超百輛;陜汽、歐曼、大運,3家企業天然氣重卡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90%、115%、454%,均實現逆勢翻倍高增長,率先于行業提前回暖。
從行業排名來看,1月,解放與陜汽展出激烈的冠軍爭奪戰,歐曼進入行業前三。開票數據顯示,1月,解放天然氣重卡銷量782輛,市占率高達37.7%,占到市場份額超1/3,連續8個單月奪得單月冠軍之位;陜汽天然氣重卡銷量為659輛,市占率為31.8%,較上年同期份額擴大24.6%,位居行業第二;歐曼天然氣重卡銷量264輛,市占率12.7%,較上年同期份額擴大7.5%,行業排名第三。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1月,前5強天然氣重卡企業合計份額上升,頭部企業優勢加強。數據顯示,1月,前5強企業銷量合計1944輛,合計份額高達93.7%,較上年同期份額增加2個百分點,頭部企業優勢進一步增強。
載貨車:銷5425輛降8成
2023年1月,國內載貨車(僅為中重車型,包含專用車)銷量為5425輛,較2022年同期銷量(2.7萬輛)大幅下滑79.7%,降幅高于去年下半年各月跌幅;環比上年12月銷量下滑64%,市場需求遠未恢復到往年水平。
從單月銷量來看,1月,東風商用車、解放、陜汽、柳汽、重汽,5家企業依次霸居國內載貨車行業前5強;前3強企業銷量均超500輛;過半前5強企業同比跌幅超7成,僅陜汽一家前5強企業實現逆勢正增長,同比增長1%。
從行業排名來看,1月,東風商用車拿下首月銷冠,陜汽進入行業前三。開票數據顯示,1月,東風商用車載貨車銷量1391輛,市占率高達30%,占到市場份額近1/3,連續11個單月奪得單月冠軍之位;解放載貨車銷量為1391輛,市占率為25.6%,位居行業第二;陜汽載貨車銷量514輛,市占率9.5%,較上年同期份額擴大7.6%,行業排名第三。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1月,前5強載貨車企業合計份額下降,市場集中度有所減弱。數據顯示,1月,前5強企業載貨車銷量合計4482輛,合計份額82.6%,較上年同期份額減少7.4個百分點;前3強企業合計份額65.1%,較上年同期份額減少7.5個百分點。
從上述數據可見,1月,自卸車、天然氣重卡、載貨車,三大重卡細分市場均未現明顯回暖跡象。不過,在經濟回穩基礎不斷夯實、疫情影響減弱等有利因素下,重卡行業需求有望平穩回升,三大細分市場也或逐步走出銷量低谷,結束長達一年多的下滑態勢。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