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津北方網訊:2月21日,外交部舉辦藍廳論壇,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以下簡稱《概念文件》)。《概念文件》闡釋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與原則,列出20項重點合作方向,具有鮮明的行動導向。其中,在第十四項“加強生物安全風險管理”中,《概念文件》表示“共同倡導負責任的生物科研,鼓勵各利益攸關方自愿采納《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以下簡稱《天津指南》)”以及“共同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設,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促進生物科技健康發展”。
“這表示,《天津指南》已成為國家認可的為解決全球安全難題提供更系統的思路、更可行的舉措之一。”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衛文教授告訴記者,《天津指南》是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制定的《海牙倫理準則》啟發,基于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工作,由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與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科學院組織共同牽頭,在中方提出的“生物科學家行為準則(范本)”基礎上組織科學家團隊進行修改完善并最終形成的,是第一個以中國地名命名、內容以中國倡議為主的生物安全國際倡議。
“《天津指南》是一套旨在促進負責任科學和加強國家和機構層面生物安全治理的指導原則和行為標準,鼓勵世界各國科學家及其機構意識到并堅守:生物科學不應被濫用于有害目的,科學家應在此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張衛文說,《天津指南》包含10項指導原則和行為標準,從科研責任、成果傳播、科技普及、國際交流等多個環節倡議提高科研人員生物安全意識,是由天津大學專家團隊主筆并與全球科學家共同打磨出來的精品成果,適用于跨國家、機構和個人環境,為生物安全治理相關的道德規范和政策提供了核心要素,是國際社會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促進生物科學造福人類的積極有益嘗試。(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