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通過電動大巴打開海外的電動汽車市場,是比亞迪最熟悉的出海模式。憑借電動大巴積攢的良好口碑,比亞迪收獲了大批消費者的認可。
然而近日有媒體報道,比亞迪計劃向日野汽車提供的電動大巴使用了化學物質“六價鉻”?!傲鶅r鉻”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人皮膚接觸可導致過敏,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還可能致癌,且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
(資料圖片)
2月23日,比亞迪日本公司高管對此事回復,在日本銷售的5款純電動客車,使用了包含六價鉻的溶劑,用于電鍍螺栓和螺母等零件,防止其腐蝕生銹。
比亞迪日本方面補充解釋道,稱比亞迪的在國外投入運營的電動客車中含有六價鉻,但產品的使用、維修不會對乘客以及維修人員造成傷害,車輛報廢以后將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
同時,為了讓乘客等更加安全和安心,比亞迪在2023年底上市的純電動巴士J6和J8新款上停止六價鉻的使用。
首先我們來看國際環境背景下,歐盟早在2003年就已經明令禁止“六價鉻”在搭乘人的乘用車中使用。中國工信部也在2015年8月發出了一份通知,禁止汽車行業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在9座以下的客運汽車(M1類汽車)上繼續使用“六價鉻”。
之所以比亞迪日本法人表示一直遵循在日本銷售的所需法規,是因為日本國家法律層面并沒有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六價鉻”。但日本工業協會對“六價鉻”有明確禁止使用的規定。
日本工業協會是行業自律性組織,日野汽車就是該協會的會員。
比亞迪與日野汽車于2004年簽署戰略商業聯盟協議,合作開發純電動商用車。雙方原計劃于2022年推出“Poncho Z EV”,該電動車由比亞迪生產,貼牌日野銷售。
目前日野汽車已經暫停和比亞迪的合作,此事嚴重阻礙了比亞迪在日本業務的推進。在日本市場信譽度受損,部分其他巴士運營公司就因此停駛了比亞迪制造的電動客車。
西武巴士取消了原定2月22日舉行的比亞迪純電動巴士的引進發布會,暫時停止運營,展開調查;次日,京阪巴士暫停了4輛比亞迪造電動巴士的運行,改為柴油巴士,正在討論今后的運行等措施。
為什么使用六價鉻?
比亞迪純電大巴是在2015年打入日本市場,最先由京都市公交公司購買了4輛,到目前為止,比亞迪電動大巴已經在日本銷售了80輛。
今年1月末,比亞迪首款純電動車型ATTO 3登陸日本市場,這意味著比亞迪出海戰略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從商用車向乘用車轉型過渡。
日本作為汽車行業曾經的引領者,國外汽車品牌出口到日本本土的難度可見一斑。與日本同類大巴相比,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價格便宜一半。
不僅要靠技術領先,而且還要依靠價格優勢開拓市場,這就要求企業有極高的成本控制能力。
從成本控制成本層面來講,與六價鉻溶劑相同功能的三價鉻同樣具有抗腐蝕性的功能。三價鉻對環境無害,但通常需要化學反應才能完成附著,成本相對昂貴。
日本市場的戰略地位
在談到日本市場在比亞迪全球化布局的地位時,“日本市場是比亞迪繼歐洲之后較早投入資源的海外市場,地位非常重要?!北葋喌先毡痉止旧玳L劉學亮說。
隨著新市場的不斷開辟,以及新工廠的落地,比亞迪海外銷量將不斷上漲。
比亞迪將龐大的海外市場分為美洲、歐洲、亞太、中東及非洲四大塊,分別由李珂、何一鵬、劉學亮、黃志學四名高管負責,王傳福將決策權下放給四位高管,提高海外作戰靈活性。
與此同時帶來出海的挑戰就不僅僅在于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更大的考驗在于產能、渠道搭建、品牌塑造和管理能力。
此次與比亞迪合作的日野汽車,曾經是2022年公布的引擎尾氣排放和油耗數據造假丑聞的主角。該公司涉及造假行為的發動機共計26款,而非之前披露的4款,受影響車輛也從11.7萬輛猛增到56.7萬輛。該事件直接導致了日野四名高管被迫辭職。
以此看來,比亞迪日本是在與合作方的供應鏈管理以及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
但業內人士對比亞迪出海日本市場表示了肯定,“比亞迪進入日本市場,將對日本汽車市場的電動化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也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p>
寫在最后:
從2014年到2017年,比亞迪連續四年位居純電動大巴銷量全球銷量第一。縱觀比亞迪的出海歷史,先主攻B端公共交通,在考慮C端乘用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足跡已經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中國汽車品牌競爭日益激烈,出海成為企業彰顯硬實力的象征。比亞迪的出海模式是有先驅性具有借鑒意義。
而此次“六價鉻”事件也給中國其他汽車企業出海敲響警鐘。
中國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在走向世界舞臺的時候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審視。
去年10月,比亞迪日本社長東福寺在回答“為何放棄特斯拉和進入日本的韓國現代汽車那樣的以線上為中心的銷售,而是建立實體店”的問題時表示:“比亞迪對日本消費者來說是未知的品牌,帶來安心感非常重要。
最后,希望比亞迪能妥善處理這次風波,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能成為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