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LAC(FreeLosslessAudioCodec)是的無損性音頻編碼格局,編碼成FLAC的音頻文件沒有任何音質損失,容錯性也優于APE。
2、FLAC容量平均約為PCM編碼WAV的55%,解壓后可還原為WAV。
3、FLAC是開放式,在Windows、Linux、Macintosh等一切皆可操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APE是流行的數字音樂文件格式之一。
5、與MP3這類有損壓縮方式不同,APE是一種無損壓縮音頻技術,也就是說從音頻CD上讀取的音頻數據文件壓縮成APE格式后,再將APE格式的文件還原,而還原后的音頻文件與壓縮前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損失。
6、APE的文件大小大概為CD的一半,APE可以節約大量的資源。
7、憑借毫發無損的音頻編碼,APE格局占據了大多數PC-HIFI友的心,由于推出較早,在國內普通風行,但APE并非完美無缺:APE是一個個人作品,未來不排除出現版權問題;2、APE在移動設備上的支持相對Flac要差,特別是在MP3上,大多數支持無損的MP3,支持的都是FLAC3、最致命的一點是,APE文件的容錯性較差,只要在傳輸進程中出現一點差錯,就會讓整首APE音樂作廢。
8、FLAC相對于APE的優勢在于:FLAC是一個開放源代碼并且完全的無損音頻編碼壓縮格局,這種與CD質量相同的音樂格局在音質上是無可挑剔的,以FLAC方法壓縮不會丟失PCM音頻的任何信息。
9、而且你永遠不必擔心惹上版權官司。
10、受益于此,目前有很多音頻處理都可以輸入、輸出FLAC格局文件,這給音頻的后期處理帶來了便利。
11、2、FLAC相比APE的解碼龐雜程度要較低(解碼運算量小、只需要整數運算),解碼速度奇快,,對計算速度要求很低,在很普通的硬件上就可以輕松實現實時解碼播放。
12、FLAC是目前唯一獲得硬件支持的無損壓縮編碼,在消費領域,已經有移動多媒體播放器、汽車、家用音響設備支持FLAC格局了,比如RioKarma、iAUDIOU3(國內有售)。
13、3、FLAC的streamable技巧是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它不會因為部分錯誤而導致整個文件的錯誤,直接把出錯的部分丟掉就好了,FLAC的容錯性很強,即使有小段音樂損壞,也不會影響后面的音樂播放。
14、因此FLAC比APE更適于作為長期保留音頻的格局。
15、FLAC的不足在于比APE編碼速度慢而且壓縮比也比APE低,但總體差距不大,如容量大約有3%左右的差距,對于當前正進入雙核時代和動輒百G的海量硬盤來說,這實在算不了什么。
16、在音質上,APE和Flac都是無損壓縮,也就是可以還原為無損的WAV格式,而你在聽音樂的時候,無論是Flac還是APE,實際上都是要先解碼為無損格式,所以你可以理解為,兩種格式實機是把WAV壓縮,兩者的區別就是壓縮的大小和文件格式不同,在音質上,沒有區別。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