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雨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的汽車圈就突出一個“卷”字,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開啟瘋狂促銷模式,攜手開啟史無前例的價格戰。
但要評選出車企中的“卷王”,那非特斯拉莫屬 ,年初那波出其不意的大降價,直接把老車主背刺成了漩渦長門。
內飾簡陋、剎車失靈又如何?在 22.99 萬元的 Model 3 和 25.99 萬元的 Model Y 面前都不是個事。
也正是由于特斯拉打響了第一槍,其他車企才陸續開始跟進降價。
雨仔清楚地記得,當時有媒體形容特斯拉降價是“不按套路”出牌,會“坑煞”一眾友商。
某廠商的高管還發文怒批,稱特斯拉的定價策略很可能損害用戶對電動汽車價值的信心,對客戶來說肯定是在破壞價值。
只是特斯拉顯然沒有這些聲音放在心上,因為最新消息表明,它要“變本加厲”,把車圈卷得更翻天覆地。
今天,特斯拉發布了一個展望未來的文件,其中就透露了小型車的生產計劃。
在這份名為“宏圖計劃”第三篇章的文件中,第 22 頁介紹了一款待定(TBD)的小型電動車,將配備 53kWh 磷酸鐵鋰(LFP)電池,目標銷量 4200 萬輛。
多名產業人士透露,這款車就是特斯拉未來主銷的低價車型,定位“小號 Model Y”。優勢就是空間和動力。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特斯拉要推出低價車型的傳聞,最早要追溯到 2020 年,那時馬斯克嚷嚷著要開發 2.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7 萬)的新款電動車。
后來,關于該車的爆料也始終層出不窮,從平臺到命名再到渲染圖應有盡有。
原本在今年 1 月,就有特斯拉新車將至的新聞,但相關負責人火速回應是不實消息。
不過就在上個月,馬斯克證實,特斯拉有明確的計劃,準備交付一款制造成本僅為 Model 3 轎車一半的小型汽車。
特斯拉總工程師也表示,公司希望以目前 Model 3 或 Model Y 一半的成本制造“下一代”汽車。
總之,種種跡象都表明,特斯拉一定會有新車發布,并且定位較低。
關于特斯拉新車的售價,同樣是關注的焦點,許多人篤定地認為會是 17 萬,畢竟這是馬斯克親口說的。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馬斯克說這句話時是在 2020 年,3 年的時間能發生很多變化。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妨參考一下 Model 3 成本和售價之間的規律。
據可靠消息源顯示,Model 3 的成本為 1.96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3 萬)。
由于 Model 3 前后進行過多次調價,起售價最低 22.99 萬,最高 32.8 萬,因此取一個中間值,大概是 28 萬元,也就是成本的 2.15 倍。
而倘若馬斯克誠不欺人,那廉價新車的制造成本頂天也就是 7 萬人民幣,再加上營銷、物流、售后等成本,就意味著定價很可能在 15 萬。
15 萬,擁有一輛特斯拉...... 雨仔突然嗅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
假設特斯拉新車當真定價在 15 萬,大概率會將國內汽車市場搞得血雨腥風。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特斯拉發布新車不可怕,但只賣 15 萬就無比恐怖了。
首先,特斯拉的品牌力有目共睹,在全球電動車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其次,15 萬是汽車銷量榜上的黃金價位,持有這個預算的消費者是主流。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如今的車市中,15 萬元檔的純電轎車和 SUV 并沒有明星車型。
縱觀車市,售價在 15 W左右且銷量穩定的轎車,無非只有寥寥幾款:深藍 SL03、帝豪 EV、小鵬 P5......
這些車型中沒有哪一款的銷量能稱得上一騎絕塵,換句話說無論哪個品牌在這個價位都沒有徹底的統治力。
所以,特斯拉的強勢入局,很有可能會將這片市場中的大半收入囊中。拋開產品力不談,光是品牌就足以笑傲群雄。
不止于此,臨近價位預算的消費者沒準兒也會被動搖,預算低的或許會強上,預算高的也許會退而求其次。
想必,一定會有老鐵好奇,國產電動車明明發展得如火如荼,為什么 15 萬檔的轎車會如此匱乏?
原因無它 —— 利潤。
先前有頭部造車公司工程師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此前也打算推出 15 萬元的智能純電車,但是在詳細測算后發現:如果想把續航不低于 400 公里,搭配一套主流的智能駕駛套件,整車物料成本就極難做到 15 萬元以下。
最終,不得不擱置推出十幾萬智能電動車的計劃,將產品線起始定價提升至 20 萬元。
包括李想、余承東也都曾相繼表示,不做 20 萬以下的汽車,難以盈利。
只是鑒于特斯拉即將發難,國產廠商們就算再不情愿,也必須去應對,在少賺錢和看別人賺錢之間,都會選擇前者。
而一旦特斯拉真將新車定在 15 萬,比亞迪無疑是受到沖擊最大的。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也就比亞迪能在品牌和流量層面與特斯拉分庭抗禮,可是觀察比亞迪的產品線不難發現,它主力出貨車型恰巧就在 15 萬元左右。
便宜點的秦 Plus、海豚售價 10-14 萬、貴一些的驅逐艦 05、宋 Plus 則是 16-18 萬,旗下高銷量車型價位都在 15 萬元上下。
萬一特斯拉進入這一價位區間,很可能憑借品牌聲譽和自動駕駛技術搶走比亞迪的潛在的消費者。
倘若國產車企中的扛把子比亞迪都招架不住,其他諸如吉利、領跑、哪吒等國產車企怕是更難以抵抗。
所以說,若是特斯拉真的不講武德,那可是真能再次讓中國汽車市場變天。
好在對于國內車企而言,尚且擁有一定量應對的時間。
因為有一位消息人士說,15 萬元車型的量產可能不會很快到來,起碼還要一年多時間。
一年的時間,足夠去制定策略了,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或是抓緊推出競品車型,提前搶占市場;或是加大優惠力度,用更高級別的車型降維打擊。
但無論廠商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一場惡戰注定會上演,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殘暴程度會更進一步。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就耐心等待看戲就好嘍,且看車企們為了討好咱,還能卷到何種程度!
圖片及引用來源:
比亞迪官方網站,@特斯拉、比亞迪汽車新浪微博
36氪 - 特斯拉低價車型要來了,規劃年產能400萬輛
IT之家 - 特斯拉將推“低價走量”小型電動汽車:搭載 53kWh 電池,目標賣 4200 萬輛
今日還有蘋果 iOS 17 將迎重大調整、微軟發放 64GB 免費 U 盤、小米 13 Ultra 官宣等新聞,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名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