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開放戰略”再落地。4月25日,特斯拉官方宣布,正式在中國大陸地區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車輛試點開放充電站,進一步推動“充電網絡開放試點計劃”落地。
據了解,首批試點開放的充電站中,包含10座超級充電站、120座目的地充電站。該計劃后續也將在更大范圍內覆蓋特斯拉充電網絡,不斷擴大對不同品牌和車型的服務范圍。
(圖片源自特斯拉方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際上,自2021年11月,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啟動超級充電站試點開放計劃以來,至今已有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18個國家和地區的非特斯拉車輛用戶可享受此項服務。
有觀點指出,正如特斯拉開放技術專利,推動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一樣,特斯拉試點開放充電基礎設施,不但將為我國現有的電動車用戶送上無憂補能“加速卡”,也有助于讓更多燃油車主擺脫“補能焦慮”的偏見,加入綠色出行的陣營中來。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14年伊始,特斯拉面向全球開放300多項技術專利,涉及三電、軟件、設計等諸多領域,有力地推動了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新生力量的崛起,更是在國內產業政策的引導下,形成了新能源車“百花齊放”的局面。此外,2019年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和生產效率不斷提升,也加速了市場對于智能電動車的認知。
特斯拉方面表示,進入中國市場的十年間,特斯拉不斷精進技術和用戶服務,始終保持開放創新的戰略格局和經營策略。“此次借助陸續開放的特斯拉充電網絡,將進一步為目前‘油轉電’車主們提供補能信心。同時,伴隨著‘充電是更時尚、更便捷、更高效’的補能體驗落地,這也必將帶動我國充電設施技術不斷迭代、基礎建設場景持續豐富,推進‘電動出行時代’的到來。”
試點開放充電站
“向非特斯拉品牌車輛開放充電網絡,可以鼓勵更多車主使用電動車,這為我們推廣新能源的使命提供了支持。”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如果能夠吸引更多資源,帶動新能源行業技術持續進步,這對于“全面轉向電動車”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記者注意到,特斯拉首批開放試點的10座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分布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務辦公區、購物中心等新能源車主聚集區,其中,在上海靜安國際中心一期和北京寶隆大廈布局的大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場站均擁有超過40個超級充電樁。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25個省份累計50多個城市及地區,開放了120座目的地充電站,進一步擴大充電網絡試點范圍,讓更多非特斯拉品牌車主享受到“無憂充電,自在隨行”的出行體驗。
眾所周知,布局更廣泛密集、補能更便捷高效、成本更實惠親民的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對加速電動車的普及至關重要。從地理分布來看,自2014年在上海建設國內第一座超級充電站以來,特斯拉加速完善充電網絡。
截至2023年4月底,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大陸布局1600多座超級充電站、1萬多個超級充電樁,以及700多座目的地充電站、2000多個目的地充電樁,100%覆蓋了我國所有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無論車主東行佳木斯、西游新疆霍爾果斯、北尋漠河、南抵三亞,車主均能通過特斯拉充電網絡,感受到便捷充電和自在出行的樂趣。
從便捷程度來看,特斯拉輻射廣泛、縱橫交錯的充電網絡讓城市出行以及城際間出行都能“想走就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攀升的大型城市,已基本構建“15分鐘充電生活圈”,即15分鐘就能找到一個充電站。
此外,相比燃油車,充電的特斯拉也進一步降低了補能成本。據測算,同樣是10元的補能費用,燃油車只能行駛15公里左右,相當于從故宮開到中關村的距離;而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補能,則可從故宮暢游到45公里外的明十三陵;若選用特斯拉家庭充電樁充電,更是能直抵140公里以外的古北水鎮。以此推算,特斯拉的補能成本可低至燃油車的1/10。
特斯拉方面表示,不斷提升的、可共享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是充電樁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向非特斯拉車輛開放充電網絡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步驟。“通過不斷建設和開放更多的充電站,讓更多新能源車主們擁有更加便捷、可靠和高效的充電體驗,特斯拉充電網絡將更深入地融入中國新能源全產業鏈條中,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而多年來,特斯拉始終致力于打造“以家庭充電樁和超級充電樁為主,目的地充電樁為輔,第三方充電樁和通用移動充電器為補充”的全場景充電解決方案,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補能需求。隨著未來特斯拉不斷擴大開放范圍,全場景充電解決方案將惠及更多新能源車主。
已連續盈利15個季度
特斯拉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已連續盈利15個季度。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達到233.29億美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為25億美元,實現了行業領先的11.4%營業利潤率。正如馬斯克所說,“(特斯拉的)營業利潤率是行業中最好的”。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超42.2萬輛,在全球多個市場登頂最暢銷車型。特斯拉Model Y成為歐洲第一季度最暢銷車型,同時也是美國第一季度非皮卡車中的最暢銷車型。
第一季度,特斯拉的生產和交付紀錄均創歷史新高。“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今年有機會達到200萬輛。目前我們對180萬輛感到滿意,期待今年的實際表現。”馬斯克表示。
在美國市場,交易平臺Cox Automotive發布的內容顯示,特斯拉以超過18萬輛的銷量,登上第一季度豪華車品牌銷量榜首,同比增長40%,超過寶馬與奔馳之和。在歐洲市場,特斯拉不僅是3月單月,也是第一季度賣得最好的電動車品牌,3月銷量超過1.6萬輛,占市場份額33%。其中,Model Y月銷近1.4萬輛,位列電動車型中第一名,是第二名的4.5倍。
聚焦于“燃油車大本營”的德國,特斯拉第一季度銷量近1.2萬輛,占當地市場份額23.6%,以幾乎“倍殺”第二名的成績,摘下當地電動車品牌銷冠,Model Y 也以超過1萬輛的成績登頂電動車“榜一”,是第二名的近3倍。在更加注重環保的北歐各國,如挪威、丹麥、瑞典,特斯拉都是當地賣得最好的品牌,而Model Y則登上當地最暢銷車型寶座。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超級工廠仍然是特斯拉的主要出口中心。近期,上海超級工廠開啟了又一個新市場——泰國市場的交付,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在馬斯克看來,目前上海超級工廠擁有超高效的成本結構,是特斯拉所有工廠里面最為優秀的。
得州超級工廠,Cybertruck的設備安裝正在如期進行,并預計將于今年第三季度開啟交付。該超級工廠的生產進行了重大改進,整個產量增加了12%,陰極材料的產量增加了20%,并降低了25%的COGS成本;柏林超級工廠在第一季度末之前的一個星期內,成功生產了5000多輛電動車。
針對飽受關注的定價策略,馬斯克在之后的財報電話會中表示,價格調整并非為了惡性競爭——“我們更關注的是,人們喜歡我們的車嗎?價格是可負擔的嗎?”。
特斯拉在財報中同樣提到,“我們的近期定價策略考慮到了長期的單車盈利能力,包括特斯拉車輛在自動駕駛、超級充電、移動服務連接和售后服務方面的潛在終生價值。”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備受期待的Cybertruck工廠設備正在按計劃推進中,今年將和大家見面。特斯拉儲能裝機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達到3.9千兆瓦時,同比增長360%,并且還將于上海建設新的儲能超級工廠。
“為了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我們希望所有的電動車都能成功,為此我們開放了超級充電站、提供了專利,盡可能幫助競爭對手進步,而非帶有攻擊性的惡意競爭。”馬斯克表示。
(編輯:石英婧 校對: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