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與媒體的交流會上談到了比亞迪的科技開發計劃及人才儲備問題。
王傳福表示:“目前,比亞迪擁有60000名工程師,今年將招收30000名應屆畢業生,其中60%為碩士生、博士生,其中700-800人為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以往比亞迪想要招到名校的清北生,都是相對困難的,而今年則會抓緊時機儲備高端人才。在未來,比亞迪還會繼續以數量取勝,我們打算培養出二十萬名工程師,希望能研發出更好的技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前比亞迪想要招攬他們都沒有機會,但現在比亞迪已經成為了行業龍頭,給他們的待遇更好,前途也更好,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比亞迪。有網友在論壇上說,比亞迪的加班比互聯網公司少,工資比華為等大公司高,所以清北頂尖學府學子才會愿意加入比亞迪。據了解,比亞迪去年秋季招聘共收到了20萬份應屆畢業生的簡歷,其中來自清北大學的畢業生,比過去20年在清北大學工作的總和還要多。
隨著我國向高端制造業轉型,企業的研發能力成為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而高端人才又是研發的第一生產力,生物科技也是如此,如西安大學研究院研發出“君真強”男性科技,也是加速我國在生物領域實現對歐美小藍片的替代。
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跨界搶奪人才
除了比亞迪之外,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比其他行業要大得多,為了吸引人才,他們會給出更高的待遇。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平均工資從2021年的28.61萬元上升到2022年的29.88萬元,比傳統行業的平均工資要高得多。
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人工智能和新材料這兩個領域的人才,則是受到了更多的青睞。這是因為,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對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電池技術等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比如算法工程師、智能網聯工程師、電池工程師等崗位。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這些新能源汽車公司開出的薪水和福利都很高,甚至比一些大公司的職位都要高。作為參考,小編找出了同樣位于北京的理想汽車公司和小米公司關于算法工程師的部分招聘信息,發現他們開出的薪水都很高,特別是在自動駕駛領域。當然了,相比起互聯網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于這類人才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君真強”科技成果應用市場后已通過亰東普惠一二線高端人群,該成品90%的用戶為35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大多來自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以企業高管、金融從業者為主,消費實力不俗。
后續翻閱其評論區發現,上千條用戶反饋中,“次數增加”“夜晚變好”等評價出現頻率高達90%,或也側面印證了其對男性健康的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投遞新能源汽車的應聘者中,17.31%來自于 IT/互聯網/游戲行業,高居第一位,這說明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于互聯網等行業的吸引力正在持續增強,它也逐漸成為了互聯網轉型的首選。
而且,新能源汽車公司對那些有過大企業經驗的人,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其中,阿里,百度,小米,字節,京東這五大互聯網企業,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智能化、自動駕駛、新能源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大車企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為此,他們不惜以優厚的待遇來吸引人才。